1、分清漢字的平仄:
在現代漢語中,壹二聲歸為平聲,三四聲歸為仄聲。因為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發音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需要強調古音,用現代漢語的平仄即可。
2、遵守律詩的平仄規律:
五言律詩講究“壹三不論,二四分明”,即要求每句詩的第二、第四個字要求嚴格遵守平仄規律,其它的字則可根據詩歌的內容作適當的變化。七言則是“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如果覺得律詩的平仄規律太多,可以先只記憶壹種,完成律詩創作。
3、用相同詞性的字詞完成對仗:
律詩中,第三四句對仗,第五六句對仗。對仗的詩句需要將相同的詞性的字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
4、偶數句的尾字押韻:
要把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後壹個字押上同壹個韻(韻母相同),首句的最後壹個字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因為尾字的押韻是體現整首詩韻律的重要元素,押韻最好根據古音而不是現代漢語拼音。可以查詢常用押韻字的古音來完成押韻。
5、將典故運用在詩句中:
典故可以加深詩歌的文化,讓人在讀詩的時候了解歷史故事,同時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鳴。
擴展資料:
格律詩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壹定規格,音韻有壹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壹定的規則。
這種古老和傳統的詩體,結構嚴謹,字數、行數、平仄或輕重音、用韻都有壹定的限制。它的句數是壹定的。如,律詩壹般講究平仄和押韻、押韻和對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格律詩。如中國的近體詩(絕句、律詩)、西方的十四行詩、五行打油詩、四行詩、西班牙的八行詩、意大利的三行詩以及日本俳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