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詩題又作“相思子”“江上贈李龜年”;“春來發幾枝”又作“秋來發故枝”;“願君多采擷”又作“勸君休采擷”。南宋大學者洪邁所編《萬首唐人絕句》中的版本就是:“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勸君休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人絕句分為符合平仄格律的律絕與不要求格律的古絕。由於“春秋”二字都是平聲,即使按律絕要求也均可。但“幾”為平聲,“故”為仄聲,按格律要求“故”符合標準。而按詩歌意境看,生在南國的相思樹,確實在秋天裏發芽開花,且“故枝”已包含數枝(幾枝)在內。
“願君多采擷”壹句,不同版本又有“贈君”、“勸君”及“休采擷”等異文。由於“願、贈、勸”均為仄聲,“多、休”皆為平聲,所以互相調換於格律要求無礙。可見前人恪守格律的謹嚴。從詩歌意境看,贈字雖然扣“江上贈李龜年”的詩題,但與情理上欠通順。而“願君”應與“多采擷”相配,“勸君”則與“休采擷”相諧。相思病苦,令人心身疲憊,所以勸人不要去采擷紅豆。這要比希望別人多采擷,更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