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孟浩然的歸隱詩詞《歲暮歸南山》賞析

孟浩然的歸隱詩詞《歲暮歸南山》賞析

#詩詞鑒賞# 導語《歲暮歸南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作。此詩系詩人歸隱之作,詩中發泄了壹種怨悱之情。下面就和 壹起來了解下孟浩然的歸隱詩詞《歲暮歸南山》,歡迎閱讀!

 《歲暮歸南山》

 唐?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賞析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兩句,是對首聯“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的解釋與說明,是說因為自己不才又多病,而不被重用不受朋友待見,所以才決定放棄仕途,選擇歸隱。其實,“不才明主棄”壹句,包含的感情十分復雜。孟浩然生逢盛唐,早年有誌用世,抱負非凡,他也自贊“詞賦亦頗工”,說自己“不才”,實是自謙語;其實,這個“不才”也有發牢騷的意味,抱怨自己有才卻不被“明主”所識。所以,這個“明主”,其實未必英明;但作者求仕心切,以“明主”稱之,表達了希望得到重用的願望。這壹句,寫得有怨悱,有自憐,有哀傷,也有懇請,感情相當復雜。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為委婉曲折。孟浩然早年辭親遠行,廣交朋友,幹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遊洞庭湖後,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幹謁張說;應進士舉不第後,孟浩然仍留在長安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壹座傾服,為之擱筆。然而他的壹番努力,似乎並沒有為他進入仕途增加砝碼,所以“多病故人疏”句,有抱怨“故人”不予引薦或引薦不力的意思,而詩人卻說是因為自己“多病”而疏遠了故人,十分委婉。此外,古代,“窮”、“病”相通,說“多病”即“途窮”;再者,說自己多病而疏遠“故人”,使得“故人”沒有機會推薦自己,才不被明主所識,這才是詩的主旨。

 關於這兩句,有壹個小故事。孟浩然和張說交誼甚篤,傳說張說曾私邀其入內署,適逢玄宗至,孟浩然驚避床下。張說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他出來見聖。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

擴展閱讀:孟浩然的詩風

 孟浩然的詩歌主要表達隱居閑適、羈旅愁思,詩風則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

 孟浩然是唐代第壹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壹,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壹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詩歌最重要的題材,經歷長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詩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這主要表現在:詩中情和景的關系,不僅是彼此襯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詩的意境,由於剔除了壹切不必要、不諧調的成分,而顯得更加單純明凈;詩的結構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愛水行,如他自己所說:“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經七裏灘》)他的詩經常寫到漫遊於南國水鄉所見的優美景色和由此引發的情趣,如《耶溪泛舟》)

 房日晰在《略談孟浩然詩風的清與淡》壹文中指出:“縱觀孟詩,其詩風之淡,大致有三:壹為思想感情的淡,沒有激切的情緒的流露;二為詩意表現的淡,沒有濃烈的詩意的展示;三為語言色彩的淡,沒有絢麗色彩的描繪。

擴展閱讀:孟浩然的詩歌意境

 孟浩然山水詩的意境,以壹種富於生機的恬靜居多。但是他也能夠以宏麗的文筆表現壯偉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廬山》。清人潘德輿以此詩和《早發漁浦潭》為例,說孟詩“精力渾健,俯視壹切”(《養壹齋詩話》),正道出了其意興勃郁的重要特征。盛唐詩評家殷璠喜用“興象”壹詞論詩,在評述孟浩然的兩句詩時,也說“無論興象,兼復故實”(見《河嶽英靈集》)。所謂“興象”,是指詩人的情感、精神對物象的統攝,使之和詩人心靈的顫動融為壹體,從而獲得生命、具有個性和活力。重“興象”其實也是孟浩然詩普遍的特點。這通過幾首不同的作品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得更清楚。《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宿建德江》這三首詩都寫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異。第壹首作於孟應聘入張九齡幕府時。他為自己的抱負能夠有壹試的機會而興奮,曾寫下“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書懷貽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遲回”(《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之類詩句。正是這種昂奮的情緒,使他寫下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這樣氣勢磅礴的名句。第二、三首均作於落第後南遊吳越之日,前者以風鳴江急的激越動蕩之景寫自己悲涼的內心騷動,後者則以野曠江清的靜景寫寂寞的遊子情懷,它們的神采氣韻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興”,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緒感受而把兩者統壹起來,構築起完整的意境,這是孟浩然寫景詩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