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洞
朝代:宋 作者:孫應時
駕言玉虛遊,奇絕慰心賞。
餘雪明層陰,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璃色,遠壑風雨響。
刺船度石瀨,散策步林莽。
洞門劃褰開,瑤室下深廣。
分明堂九筵,帢匝旗五丈。
壁紋妙雕刻,石骨工劃磢。
雲霞夾日月,麾幢導龍象。
異哉非人境,儼然故仙仗。
犬鹿訪前聞,笙鶴寄真想,
天寶本衰運,靈扃為誰敞。
崢嶸昔祠殿,蕭瑟今廢壤。
謝公詩絢麗,黃郎筆豪爽。
斷碑亦可憐,英標復何往。
把酒酹孤亭,回頭嘆塵鞅。
幽討方自茲,當費屐幾兩。
2.形容天氣晴朗的詩句有哪些1.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 《詩經·小雅·四月》
2.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3.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4. 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5.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6.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7.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唐·杜甫《夏夜嘆》
8.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唐·韋應物《遊開元精舍》
9.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10.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唐·韓愈《送劉師服》
11.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2.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13.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4.“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
14.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17.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
3.形容天氣晴朗的詩句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壹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遊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壹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壹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壹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淩空進發,壹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壹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壹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壹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遊《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4.描寫“天氣晴朗”的詩句有哪些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新晴野望
唐代: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雨後新晴的原野格外開闊空曠,極目遠望不見半點霧氣塵埃。外城的門樓緊靠著擺渡的碼頭,村莊邊的綠樹連接著溪流的入河口。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別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現在山脊背後。正是農忙時節沒有悠閑的人,農民們壹家壹家全都在田畝間忙碌著呢。
3、春晴
明代:王守仁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遊絲冉冉花枝靜,青壁迢迢白鳥過。
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
客衣塵土終須換,好與湖邊長芰荷。
林下春光明媚風兒漸漸平和,高山上的殘雪已經不多。垂吊在空中的蛛絲冉冉飄動花枝靜謐,遠遠的看見白鳥從石板路上面飛過。忽而在山中懷念起舊時的朋友,多少回夢到洞口霧氣繚繞的藤蘿。衣服沾滿塵土最終要換下呵,好到湖邊采荷花與菱角。
4、桑茶坑道中
宋代:楊萬裏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壹牛吃過柳陰西。
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漲,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壹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只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5、山中雪後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壹種清孤不等閑。
6、喜晴
宋代:範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
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後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7、新晴
宋代: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夏日初晴,詩人午睡醒來,只看到窗外的綠樹和青苔。忽然壹陣南風把房門吹開,又掀起桌上的書頁,詩人說這是他的老相識,來偷偷訪問他了。
8、晚晴
唐代:杜甫
村晚驚風度,庭幽過雨沾。
夕陽薰細草,江色映疏簾。
書亂誰能帙,懷幹可自添。
時聞有餘論,未怪老夫潛。
山村的傍晚陣陣冷風吹過,幽靜的庭院經過壹場秋雨洗滌,院裏泥濘得很。夕陽照射著細草,濕氣升騰;雨後清新明麗的江景映入眼簾。書亂了沒有人幫助整理,杯中酒喝完了也只能靠自己斟滿。隱居村野,時常聽到人們關於世俗人情的談論,他慶幸人們沒有責怪自己這壹老潛夫。
9、農家望晴
唐代: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曾經聽說秦地(今陜西壹帶)刮起西風就會下雨,西風啊,妳什麽時候回去啊?頭發花白的老農久久站立在麥場的高處,盼望著烏雲散去、太陽重現。
10、晚春江晴寄友人 / 晚春別
唐代: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夕陽西下,含山欲墜,天邊的雲霞經夕陽映照,色彩斑斕。遠處的青山壹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風吹青了河邊的芳草,綠油油的壹片,順著河畔延伸開來。現在還不是望鄉思家的時候啊。
5.描寫天氣晴朗詩句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宋代:朱熹《春日》
白話文釋義: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出自元代:白樸《天凈沙·春》
白話文釋義: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攏,倚欄幹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長子裏靜悄悄。院長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 小橋之下流水飄滿落紅。
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出自唐代:李白《陽春歌》
白話文釋義:陽春三月,暖暖的太陽照耀著長安城,碧空下,楊樹的枝條已經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遠看輕煙曼舞。披香殿前的花兒正含苞待放,已經顯露出紅色,在繡房間散發著芬芳。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出自唐代: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白話文釋義:江南的風景多麽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5,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出自唐代: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白話文釋義:壹個晴朗的日子,斜陽低掛在天邊,壹葉孤舟載著友人離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悵!鳥兒在平曠的原野上遠近地飛翔,好似人隨流水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