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芣苢的意思解釋

芣苢的意思解釋

《周南·芣苢》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譯文

鮮艷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來。鮮艷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來。

鮮艷繁盛的芣苢呀,壹片壹片摘下來。鮮艷繁盛的芣苢呀,壹把壹把捋下來。

鮮艷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來。鮮艷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來。

作品鑒賞

《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周南·芣苢》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的。先以第壹章為例:“采采”二字,壹釋為“采而又采”,壹釋為“各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壹種解釋重復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不合道理。

還有觀點指出采采當為作形容詞用。如東晉陶潛《榮木》詩:“采采榮木,結根於茲。”南朝謝靈運《緩歌行》:“習習和風起,采采彤雲浮。”這兩首詩中的“采采”都是文彩、光彩的意思。“芣苢”全詩“采采”***出現六次,是壹再贊美芣苢種子(果實)外売的光彩註目,逗人喜愛,因而婦女們壹邊高興地歌唱贊嘆,壹邊動手采摘。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句重復第壹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壹個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壹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芣苢的人,令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