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灩”的意思是: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出自: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原詩: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麽得十分適宜。
方好:正顯得美。空濛:細雨迷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蒙的樣子。濛,壹作“蒙”。
亦:也。奇:奇妙。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壹處之景、壹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 作者成就影響: 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表明: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
詞與詩壹樣,具有充分表現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由於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使詞從“小道”上升為壹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
2. 形容西湖波光粼粼湖面的詩句1. 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歐陽修《采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
釋義:醉眼俯視湖中,白雲在船下浮動,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無物。仰視藍天,俯視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壹個世界。
2.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釋義: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壹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3.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歐陽修《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釋義:西湖風光好,妳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壹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
4. 天容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釋義:西湖風光好,天光水色融成壹片,景物都那麽鮮麗。鷗鳥白鷺安穩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不停的管弦樂聲。
5.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釋義:湖上的水氣迷蒙,微波動蕩,水天壹色, 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
6.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釋義: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壹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7. 西鹽場便似壹帶瓊瑤,吳山色千疊翡翠。兀良,望錢塘江萬頃玻璃。——關漢卿《壹枝花·杭州景》
釋義:杭州以西那美麗的鹽場就似壹帶貴重的瓊瑤,吳山色彩萬千宛若油碧的翡翠層層疊疊。哎呀呀,看看錢塘江象是萬頃的玻璃閃閃發光。
8.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白居易《春題湖上》
釋義:千山萬峰顯得壹派蒼翠。壹輪圓月映入水中,好像壹顆明珠,晶瑩透亮,跳蕩懸浮。
9.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釋義: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遊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壹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雕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10.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林稹《冷泉亭》
釋義:它流呀,流呀,流入了西湖,浮載著歌舞畫舫,那時候,與在山時的清澈,已不是同壹面貌。
3. 關於滔滔的江水的詩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贊美江水的兩句詩: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抒寫思念故鄉,眷念親友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描寫四季景色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作者借物言誌的詩句:千槌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李白《將進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水 :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壹、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壹、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希望能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