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哪些詩人寫過哪些風格迥異的詩句

哪些詩人寫過哪些風格迥異的詩句

作者:楚雲卿

鏈接:/question/59254513/answer/164746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辛棄疾、蘇軾、李白、杜甫,還有賀鑄。

先說辛棄疾。

不少讀者受到教科書的誤導,認為稼軒詞都是“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其實辛棄疾也有俠骨柔情,他是剛柔並濟的。

正如蘇軾不僅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有“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這樣柔情似水的作品。

在寫景上,辛棄疾具有高超的語言概括能力,寥寥數語,便能把很繁復的景致或事物囊括怠盡,而且渾然壹體,形神兼備。同時,稼軒有著駕馭多種風格的超凡能力,大致可以分三種風格。蒼涼跳動、沈郁悲慨是壹類;寫景是壹類;婉約是壹類。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

壹、豪放詞

NO.1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豪壯悲涼,沈郁頓挫。

作者:楚雲卿

鏈接:/question/59254513/answer/164746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NO.2

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氣魄闊大,豪放昂揚。

NO.3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舞罷,幾番風月。

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

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

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撚,淚珠盈睫。

推手含情還卻手,壹抹梁州哀徹。

千古事、雲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沈香亭北、繁華歇。

彈到此,為嗚咽。

蒼勁沈郁、淒婉悲涼。

這個齊魯大漢,也許真的是傷心到骨子裏了。才寫出這麽多淒婉悲涼的詞。“彈到此,為嗚咽”,嗚咽的人恰恰是他自己。

----------------------------------------------------------------------------------------------------------------------------------

二、婉約詞

NO.4

辛棄疾· 《祝英臺近》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鬢邊覷,應把花蔔歸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這首詞實在是找不到壹丁點的豪放氣。全詞塑造了壹個鮮明的閨中女子形象。她多愁善感,嬌媚深情,又天真單純。本詞清而麗,婉而嫵媚,是辛棄疾“婉約”詞中的名篇。

NO.5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孤高幽獨、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這不正是作者的自我寫照?梁啟超評曰:“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可謂壹語中的,可見含蓄之深,是宋詞中“婉約”類名作。

----------------------------------------------------------------------------------------------------------------------------------

三、柔情類:

NO.6

辛棄疾·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刬地東風欺客夢,壹夜雲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

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雲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裏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孝宗淳熙五年清明節後,稼軒受召任大理少卿,從江西沿江而下,行至東流,想起了當年遊此地時與壹女子相戀的往事。當他尋到畫樓時,卻已是人去樓空空鎖燕。本已絕望時,卻意外聽到路人說,這位女子現仍在此地,只是搬到了街道的東頭。然而這意外的消息並沒有讓稼軒欣喜,卻使他感嘆萬端,舊恨新愁壹齊湧上心頭。當年那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可能已鬢染星霜。

這首詞展現了稼軒俠骨柔腸的壹面,在戰場上雖然是“壯歲旌旗擁萬夫”的凜凜大漢,但面對所愛過女子的女子時,仍會柔情似水,充滿悵惘。

----------------------------------------------------------------------------------------------------------------------------------

四、寫景類

NO.7

辛棄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融合,已是為高。又得真之旨意,寫景不隔,如置眉睫,如人親歷,已於自然融為壹體。這樣的創作手法,有著超乎尋常的藝術感染力,古今罕見。見慣稼軒君的沈郁悲涼,再讀此首,嘆其才力縱橫,如龍般變化多端,不可窺測。

NO.8

辛棄疾· 《鷓鴣天·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

短短二十七個字,就把遠山近山、大路小路、青旗酒店、溪水野花近乎神奇地勾畫出來,這種真切的鄉間畫面感,具有很強的透視感,如置人眉睫之前。

NO.9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純粹是壹副極富詩意的鄉村生活畫卷,讀來讓人感覺極為親切自然。

另外,辛棄疾還有另壹首寫景名作:《生查子·獨遊雨巖》,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介紹了。

----------------------------------------------------------------------------------------------------------------------------------

講完辛棄疾,我們來看蘇軾。

蘇子瞻是北宋文壇壹代盟主,宋代最傑出的文學大家,精通散文、詩歌、詞、書法、繪畫、園林藝術、文藝理論批評,可謂全方位的文學巨匠。

他的詩以清雄曠放為主,但是他風格又兼具多種姿態,如劉克莊《後村詩話》評曰:“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錢鐘書先生說蘇軾是宋詩中“最真樸出自然者”者,這些見解都很獨到。

總之,蘇軾大大提高了宋詩的思想與藝術境界,堪稱北宋詩歌之魂。

我們首先來講他的詩,對比壹下兩種不同風格。

NO.10

蘇軾·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壹》

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純用虛筆,即調動想象,憑虛構象。首句以江神河伯之渺小,反襯海神之巨大,借用《莊子》典故中“醯雞”的意象來形容江河,新奇、巧妙、超前。次句寫海潮東來,吐氣如虹,令人想象其驚心駭目的聲勢。三四句用典故,想象有甲士雄兵強弩射潮,氣魄之大,表現得酣暢淋漓。

全詩雄麗豪放,意氣盎然。

NO.11

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五選其二》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西風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此詩描寫夏日突如其來的壹場暴雨的過程,在詩人筆下,雲起、雨降、風來、天晴、水漲壹氣呵成。先是迅疾猛烈,極有氣勢,後轉為輕松平靜,真是筆飛墨舞,變幻莫測,雄奇瑰麗。“翻墨”、“跳珠”兩個妙喻用得極好,兼顧聲、光、色與動態。

----------------------------------------------------------------------------------------------------------------------------------

二、再看他浪漫風韻的類型:

NO.12

蘇軾· 《和孔密州五絕》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壹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全篇觸景發興,狀物清美,唱嘆有致,渾然天成,饒有唐人絕句風韻。

NO.13

蘇軾·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紅妝。

風韻十足,情意綿長。

蘇軾還有壹種,是善於譬喻的詩:

NO.14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起勢超雋,運筆自如,意緒暢達,意境恣逸而蒼涼。

自東坡詩後,“雪泥鴻爪”成了人生行蹤偶然無定、留跡瞬間煙滅的壹個喻象;同時,這也成為蘇詩長於譬喻的例證。

----------------------------------------------------------------------------------------------------------------------------------

蘇軾還有壹種是充滿理趣的,比如《題西林壁》壹類的,限於篇幅,不作介紹。

接下來是他的詞。

提起蘇詞,歷來都認為老蘇同誌詞風曠達,其實,在詞的風格和內容題材上,蘇軾也是千變萬化的。同時他在詞的發展上,可謂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最大貢獻是“以詩為詞”。

南宋劉辰翁在《辛稼軒詞序》中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天地奇觀。”

他在詞中的風格,至少有四種,我只上三種:

壹、豪放曠達的。

NO.15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譴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胸襟磊落、壯懷激越、詞鋒淩厲、音韻鏗鏘、節奏急促,氣勢逼人,具有壹種剛健豪邁的格調,與當時婉約柔麗的詞風形成了鮮明對照,為南宋慷慨激昂的愛國詞開了先河。

NO.16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全詞情緒激昂,起伏跌宕,筆力勁拔,氣象雄奇壯闊,有高唱入雲之聲勢。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評曰:“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語,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那麽,這是他豪放曠達壹類的詞。

----------------------------------------------------------------------------------------------------------------------------------

二、灑脫壹類的

NO.17

蘇軾· 《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壹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豪俊灑脫,清麗自然,饒有余韻。

NO.18

蘇軾·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不僅灑脫,還超脫曠達。

----------------------------------------------------------------------------------------------------------------------------------

三、婉約的、纏綿的

NO.19

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揚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壹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真是把楊花寫絕了,纏綿幽怨,情景交融,渾然無我,已臻神韻。

NO.20

蘇軾·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至此可以明證,蘇軾絕非寫不了倚紅偎翠的艷詞,而是不屑於寫,他是有意開“自成壹家”的豪放詞,與柳永詞風相對抗的。

清人王世禛《花草蒙拾》中說:“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點出了這首詞的風調韻致。

----------------------------------------------------------------------------------------------------------------------------------

說完蘇辛,我們再來看,賀鑄的詞。

提起賀鑄,都會想到他的“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要麽就是“半黃梅子,向晚壹簾疏雨”。他的詞風給我們的印象是纏綿的,是婉約柔美的,是含蓄蘊藉的。

但其實他也是個血性男兒,他的《六州歌頭》多麽激越昂揚,讀之令人熱血沸騰。

NO.21

賀鑄· 《青玉案》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臯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後面的三疊句,可謂是賀鑄壹人獨創的絕唱,因此也得稱“賀梅子”。其實像賀鑄的“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意象,我很小就感悟到了,只是詩人跟普通人的差別在於,他們不僅能感悟到,還能寫出來。

NO.22

賀鑄· 《感皇恩》

蘭芷滿汀洲 遊絲橫路。羅襪塵生步,迎顧。

整鬟顰黛,脈脈兩情難語。細風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舊遊,山無重數。花底深、朱戶何處?

半黃梅子,向晚壹簾疏雨。斷魂分付與、春將去。

抒情婉而曲折,情景疏淡而又濃烈。似情非情,或許又有寄托。

這兩首可謂是賀鑄詞風的壹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但也不是他的全部詞風。

NO.23

賀鑄·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壹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

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漾孤蓬。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

鹖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

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語言激烈悲壯,情感激越,風格雄健蒼涼。根本就不像是壹個人寫出來的。

----------------------------------------------------------------------------------------------------------------------------------

李白

不得不說是李白,李白的風格更是多變。超逸絕塵,豪放灑脫,俊逸清新,奔放浪漫,幽微蘊藉,不壹而足。

放詩,自己感受:

NO.24

李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 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