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無邊際的大草原,綠浪翻滾,在壹處高坡上,有無數匹紅色的駿馬如洪水般奔湧出來,似紅色的箭壹樣沖向無垠的綠海,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然後定格為:紅色的馬群向著藍天與草原的銜接處奔去。那麽大氣磅礴,那麽灑脫自在。
漫山遍野的達子香激情綻放,那粉紅色的花瓣如羽翼般剔透,在北疆四月裏,它是最搶眼的報春花,淡雅芬芳,千姿百態!看,壹個穿著花衣裳,紮著兩條辮子的女孩在花叢中跳躍、旋轉,哦!那莫不是達子香花的精靈吧,那麽清純,那麽俏麗,那麽可愛!她抱著壹大束鮮花,來到清澈見底、潺潺流淌的小溪旁,看自己美麗的倒影,柔潤的鵝卵石也對她微微笑著。
在飄著細雨的窗前,壹杯清茶,壹打書稿,桌前端坐壹位長發披肩,面龐俊俏的女子,如水的雙眸凝視著窗外的雨滴,雙手托腮,沈思的形態猶如壹尊雕像。
這是我讀完《心中的紅馬群》詩歌散文集後,浮現出的美麗圖畫。我欽佩作者的文筆功夫,我更欽佩作者獨特的構思和深邃的情愫。
這本詩歌散文集,是齊齊哈爾作家文叢第壹冊,作者有壹個美麗的名字——劉麗。在網絡空間我稱她為蘭妹。
蘭妹,在大興安嶺長大的女孩,大森林給了她大氣磅礴的氣度,達子香花給了她敏慧的靈感,山間小溪給了她純真和清靈。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印記是那麽美好,那麽親切,那麽難以忘懷。
讀完這本書,總想寫點什麽,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文字水平難以表述作者的創作初衷,難以深刻理解作者深邃的情感。可是,我知道,這些文字是作者用心寫就的心路歷程,是對生活感悟之後,自然流淌出來的心泉。憑借我粗淺的體會,與朋友們分享。
《心中的紅馬群》分兩部分,由詩歌《花開的聲音》和散文《心岸》組成。收錄作者2006年到2013年3月創作的詩歌104首,散文28篇.
她的詩歌篇幅不長,用簡短的文字訴說內心深處豐厚的情感。在她的詩歌中思念故鄉,尋覓心靈故鄉的占壹定篇幅。她深情地眷戀養她長大的故鄉,達子香是她對故鄉最貼切的詮釋,不論在詩歌還是散文中多次描寫達子香花的美麗和芬芳,那是她童年最美的印記,是她夢裏的圖騰。故鄉的森林,山間小路,潺潺溪流,還有祖母的召喚聲聲,都是她對故鄉最美的懷念。在贊美故鄉的同時,還有那麽壹絲憂郁和迷茫,她生在山東,長在大興安嶺,工作在齊齊哈爾,這裏沒有至親,總有壹種孤獨感揮之不去。她在《故鄉》裏寫道:“故鄉,妳是那在風中飄搖的風箏,早已從我童年到中年的旅途上,演繹成陌生的以往”。《致故鄉》《給故鄉》《故鄉的風景》等詩句讓人讀得心裏酸酸的,總會被那濃重的鄉思所感染著,牽絆著,難以釋懷。
詩歌除了詠贊鄉情之外,更多的是愛情和友情。有壹句歌詞說的好,“愛過知情重”。作者用恬淡的心境描述內心深處的最純真的愛情,沒有美麗的辭藻,沒有張揚的渲染,而是靜靜的,輕輕地,用最貼切的文字述說刻骨銘心的愛情。像淙淙流水,緩緩而流,那麽清靈坦蕩,那麽清新自然。“那壹年,心兒如水,澆灌著初夏的花兒成長”《那壹年,初戀》。
作者和摯友在網絡註冊了屬於她們兩個人的博客,名字叫做“詩情畫意”作者叫“畫意”,朋友叫“詩情”,在《妳是我的交響樂——給詩情》裏,作者寫道:“親愛的朋友/我的手握在妳的胸前/命運就這樣促成了妳會成為我的樂曲/交響在我的生命裏。”“無限燦爛的年華和回憶/在四月盛開達子香的花瓣裏。”對於友情,是作者的最愛,因為她只身壹人在這個城市成家立業,沒有太多的親屬,朋友就是她的親人,她也把朋友作為自己的至親。《知音》、《情誼》、《朋友與我》等詩篇中都表述了對友誼的贊美和珍愛。
還有壹些描述作者心靈深處對生命,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坐擁柳煙/任淡淡的心境/悄無聲息地走過光陰/穿過了歲月四季”《流年》。“水壹方的柳/看著暗影裏的清流/不笑也不愁”《黃昏的水》。“在風中站成雕塑/如那華貴的碑文/刻骨銘心/有幾人懂得妳穿越靈魂的言語”《詩歌是心底的愛人》。“情到深處人孤獨”《今夜花好月圓》。
《心岸》散文集,更加凸顯作者的文字水平和凝重的情愫。用詩壹樣的語言描繪出醇美、恬淡的畫意來。她把自己比作風中的種子,飄落在北國大地上,在這裏生根、開花、結果。看滿天雪花兒化作白色的蝶兒在空中飄舞。待到春意襲來,她便在達子香的花叢中奔跑著,像鳥兒壹樣自由奔放。即使她離開大森林,離開滿山遍野的達子香,夢裏依然回家鄉“原野啊,我生命的搖籃,縱然妳歷經風吹雨打,更換多少年輪,我會永遠為妳歌唱,我就是妳樹上歌唱的杜鵑,聲聲為妳泣血。”《原野戀歌》。作者歌頌家鄉的大山、森林、小溪還有那幽靜的`白樺林和日夜不息的呼瑪河。
《花事》,是我很喜歡的壹篇散文。文中先寫杏花開了,引來蜜蜂兒,看著美麗的風景,想起也是這樣的季節接到朋友的電話,訴說著壹個淒美的故事。杏花淡去,紫丁香悄然開放了,“夕陽下,她就是穿著壹襲紫衣、瘦弱、氣質高雅的女人,不含壹點矯揉造作。”看著她被夜幕遮蓋,心裏卻想著遠方的親人和朋友。也許,那紫色的、幽香的紫丁香就是作者的化身。直到有壹日與朋友去漂流,看到了雅魯河畔成片的紅花,百合和玲瓏,美麗的花瓣,給作者好多的遐想,成為最美好的記憶。以花寓人,寄托對友人的思念,對自己的寬慰。
作者喜歡音樂,喜歡旅遊。走過的每壹個城市,都會留下自己獨特的情思,追問歷史淵源,探尋名人足跡,緬懷厚重的史實。
故鄉,總是在夢裏。那些婉約的文字訴說著對故鄉的思念和追尋,每每地試問:故鄉,妳可還記得我嗎?朋友,妳過得還好嗎?熱切的思念中含有淡淡的憂傷。然而,作者是特別樂觀的,坦蕩的,“幸福中,常常有對往事感懷的憂傷。上壹站我遇到妳,在壹個岔路口分開。在下壹站,又遇到他,他們都有著善良的人性和優秀的品德以及所堅持的人生位置。或許是我的環境所致,我慶幸生命的豐滿,感懷遇到的許多優秀朋友,我的人生沒有蒼白,只是有太多的顧念。我獨特的人生經歷,註定與朋友廝守”《月長圓,人長久》。
品讀劉麗的詩歌和散文,不僅僅欣賞了婉約恬淡的情思,更領略了她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對生命、人生的感懷。柔和中透露著剛毅,優雅中顯示著坦蕩,婉約中展示著寬厚的胸襟。文如其人,在現實生活中,劉麗是壹個優秀的女領導幹部。在機關工作多年,現任壹個區的政府部門的主要領導,機關事務、機關幹部的管理井井有條。她大氣,爽快,快言快語,雷厲風行。她把自己獨特的思維定式融合到工作之中,得到領導和下屬的贊賞。工作之余,寫作便是她的最愛。在歲月的長廊中自由地徜徉,把對童年、少年、青年以致中年的經歷、感悟註入筆端,那些美好的回憶或甜美或憂傷如汩汩清泉,靜靜流淌。篇篇文章裏傾訴的都是愛,愛家鄉,愛親人,愛朋友,愛大自然,愛自己的擁有。
《心中的紅馬群》這本書,是劉麗送給朋友的壹份厚禮,對她自己是壹個紀念,對於齊齊哈爾市的文學創作是壹朵奇葩。她靜美,含蓄,又熱情奔放。猶如那滿山遍野的達子香般絢麗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