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體詩押韻規則

古體詩押韻規則

古體詩押韻規則如下:古詩押韻規則是平仄格律。

1、押韻的位置

古詩押韻的位置在每壹個偶數句的最後壹個字。句子的最後壹個字稱腳,故韻又可以稱為韻腳。古詩的首句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首句押韻與否壹般與對仗有關,首聯不對仗,首句常押韻;首聯對仗,首句常不押韻。

2、押平聲韻

在古詩形成的過程中,逐漸拋棄了仄聲韻,只押平聲韻,而且不分陰平、陽平。

3、壹韻到底

古詩是不能中途換韻的,壹首古詩只能押壹個韻。

4、不能使用同壹個字押韻

即每壹個偶數句的最後壹個字不能與前面已經押過的字相同。

5、不可大量連續使用同音的字做韻

雖然古詩中允許少量使用同音的字做韻,但大量、連續地使用同音的字做韻是不被允許的。

6、不可撞韻

古詩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規定是不能押韻的(第壹句可押可不押),如果這三句也押了韻,叫撞韻,這在古詩中是不允許的。

古詩押韻的方法

1、古體詩押韻

古體詩的押韻較為寬泛,可以通韻,即鄰近韻部的韻可以混在壹起通用。但是古體詩的押韻也有特定的規律,例如押韻時可以使用古音,入聲韻和上去聲韻可以通押,韻腳也較為寬泛,可以采用上去通押和入聲獨用等特殊的押韻方式。

2、近體詩押韻

近體詩押韻是指律詩、絕句等格律詩的押韻。這種押韻方式要求嚴格,壹般只能在同壹個韻部裏選字押韻,而且必須壹韻到底,不能換韻。近體詩的押韻壹般采用平聲韻,而且必須按照同壹韻部的字音來押韻。

3、上去通押

在古體詩中,上去通押是壹種常見的押韻方式。這種押韻方式不局限於上下句的對應,而是壹種句中相鄰兩句押同壹韻部的方式,這種押韻方式既有隔句押韻的意味,又有句中自對的特點。

4、入聲獨用

在古體詩中,入聲獨用是壹種特殊的押韻方式。這種押韻方式只適用於入聲字,而不能用在平聲字上。這種押韻方式的特點是短促、有節奏感,可以表現出壹種獨特的情感和氣氛。

5、抱韻

抱韻是壹種特殊的押韻方式,指首句與末句押韻,第二句與倒數第二句押韻,以此類推,形成壹種環抱式的押韻方式。這種押韻方式多用於詞曲中,而在近體詩中較為少見。

6、鄰韻通押

在律詩、絕句等格律詩中,壹般不能鄰韻通押,但如果需要鄰韻通押的話,必須用平聲韻鄰韻通押的方式,即下壹聯的出句可以用上壹聯對句的鄰韻入聲字相呼應的方式進行通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