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1910~1996), 現、當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自幼由壹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回家。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轟動,壹舉成名。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壹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沈雄,情調憂郁而感傷。
詩歌特點:
艾青早期的詩歌,註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征之壹。
采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沈憂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壹致的。
樸素、凝練、想象豐富、意象獨特、講究哲理,是艾青詩歌的壹貫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