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評析
原詩***四首,此是第壹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壹種復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壹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
“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
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
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涼。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可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註釋
1、?州:現陜西省富縣。
2、雲鬟:婦女的鬢發。
3、清輝:指月光。
4、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5、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韻義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麽皎潔美好,
妳在?州閨中卻只能壹人獨看。
我遙想那些可愛的小兒幼女們,
還不理解妳望月懷人思念長安!
夜深露重妳烏雲似的頭發濕了?
月光如水妳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時能依偎***賞輕紗般的月華?
讓月華照幹我倆滿是淚痕的臉!
評析
這首詩作於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攜家逃難?州,自己投奔靈武的肅宗行在,被叛軍擄至長安。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
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淒然,進而盼望聚
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
別緒,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