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賞析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壹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壹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壹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壹種誤解即因後壹種誤解而生。壹、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裏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壹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壹個鳥瞰,壹個概括。至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的原因,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壹是吐蕃,壹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壹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註,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裏。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意思是說:從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從青海湖經祁連山到玉門關這壹道邊境防線。上空密布陰雲,烽煙滾滾,銀光皚皚的雪山頓顯暗淡無光。這裏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景色,也渲染了戰爭將至的緊張氣氛,飽含著蒼涼悲壯的情調。這兩句詩是壹個倒裝句,使詩歌畫面的色彩頓時突現,同時,從地理學的角度講,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門關、祁連山和青海湖這三點相聯的千裏邊防線的,這裏壹個?遙望?及其所提領的空間距離遙遠的三地呈現於同壹幅畫面,既是想象、誇張的手法使之?視通萬裏?,又突現了戍邊將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歷史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