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檢司、大峪口、羅峪口等渡口,專以引渡人畜,短途航運等。
萬裏黃河渡口多
“九曲黃河萬裏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往今來,大量有關黃河的詩歌,為我們記錄了黃河的興衰,作為曾經承載中華民族興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給我們的依然是無盡的未解之謎。
長達萬裏的黃河究竟有多少個古渡口呢?這些古渡口究竟有什麽樣的傳說呢?它們是怎樣來的呢?這些問題,無疑是值得人們追尋的。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說,黃河是壹條巨龍,那麽黃河沿岸的古渡口就是龍身上的鱗甲。其實,這句話還應該這樣說,古渡口,跨越大河的基石。如果沒有黃河上難以數計的渡口,黃河充其量不過是壹渠死水,沒有太大的生命。
黃河割斷兩岸,渡口讓天塹近在咫尺。從青藏高原上奔騰而來的黃河究竟要經過多少古渡口,誰也說不清。渡口,作為連接兩岸、溝通不同人群的支點,它給人們帶來的作用是無法形容的。
第壹個黃河渡口是怎樣產生的,這是壹個人們都想知道、但又無法說清楚的問題。它或許是原始人群之間因為放牧的需要,或許是戰爭的緣由。實際上自古以來,萬物起源就是壹個無法說清楚的問題。
人們通常認為:黃河上的第壹個渡口在鄂陵湖和紮陵湖的交界處。我曾經到過那裏,那裏的河水極淺,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輕而易舉地踏過黃河。看著自由自在的牛羊漫不經心地來往於黃河兩岸,不由得就想起中下遊人們過河的情形,兩者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個交界處的渡口也不是黃河的第壹個渡口。萬裏黃河第壹渡究竟在何處?誰也說不清楚,既然說不清楚,就沒有說的必要了。
說起黃河上的古渡口,不能不說青海省瑪多縣,這是壹個遠近聞名的地方,因為有黃河源標誌的牛頭碑。這裏也被壹些人稱之為黃河第壹縣。
黃河上遊的第壹個大型渡口就在瑪多縣城邊上。只不過過去的渡口,如今已變成了壹座公路橋。現代化的鋼筋水泥橋,穩穩地跨過了黃河,南下果洛,北上西寧的車輛都由此經過。然而,在黃河上沒有修建橋梁之前,人們過黃河就只有靠擺渡,或者用木船,或者用皮筏,將各種貨物,將走親訪友的路人,運過了黃河。所以也有人將這個地方稱之為“黃河第壹渡”。
“萬裏黃河萬裏沙”。不同的渡口,留下了不同的故事。雖然許多渡口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公路和橋梁取代,但這並不影響民間故事和傳說的流傳。黃河上渡口的名字也充滿了浪漫色彩,蓮花渡緣自那個地方如同蓮花的地形;青石渡則是因為那裏的青色石頭而得名;君子渡則緣自於那個地方流傳的民間傳說;索橋渡則是因為那個地方曾經修過壹座鐵索橋。
不同的古渡口流傳著不同的故事,在這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的地域文化。黃河沿岸每個古渡都和戰爭密切相關,甚至有些與少數民族相關。可見,黃河渡口不僅為漢民族所獨有,它也是所有生活在黃河兩岸人的渡口。
其實,壹般而言黃河古渡口都比較平靜,盡管黃河水面很寬,但很少波濤洶湧的激流。唯有如此,才能夠方便人們渡河。比如位於甘肅靖遠境內的小口渡雖然在紅山峽內,但是人們將渡口選擇在黃河的拐彎處,這裏河道狹窄,水深且緩,是置舟渡河的好地方。
今天黃河上還保存著大量的古渡口遺址,臨津渡、金城渡、橫城渡、風陵渡、孫口渡、大禹渡、茅津渡等大批古渡,都是延續使用了幾千年的古渡口。“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古人筆下的古渡景象。其實,黃河上的不少古渡自古已經就是交通要道,很少存在清冷的景象。
渡口是人們跨越大河的基石,它和大河相互依存。河造就了渡口,渡口帶活了大河。
西部現狀
古渡見證了烽火硝煙
在今天的青海、寧夏、內蒙、陜北、山西等地保留了大量的黃河古渡口遺跡。僅是在寧夏境內黃河河段上就有16處古代渡口遺址,而在青海境內黃河上的渡口遺址則達到30多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許多生活在內蒙古、青藏高原的少數民族大部分就是通過這些黃河古渡口而“南下牧馬”的。
許多時候,黃河上往往實行關津並存的情況,官渡設有木船、皮筏之類的運輸工具,有的渡口還配有水手或船夫,並有管理渡口的士兵和水手、船夫等人員。壹切工薪和費用由官府撥專款發放。
據記載,明清時期寧夏境內的古渡有橫城、高崖、李祥、馬頭、臨河、永康、常樂、新墩、寧安堡、廣武、老鼠嘴、張義、青銅峽、冰溝、泉眼山和田家灘南等16處,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橫城渡口。
橫城渡口位於銀川市東30余裏的黃河東岸,這裏登高東望,是浩瀚無垠的黃沙,隔河西眺,則是壹片壹望無際的綠色田野。有專家考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說的就是這個地方。橫城渡口是壹處古老的黃河渡口,這裏有個寧河臺是明代為了保護這個渡口暢通無阻而修築的防衛設施。這個臺高 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廂房。臺外有壹道城墻,周長90余丈,高 2.4丈。城墻四面各有重門。管理渡口的官員和保衛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寧河臺上。記載說“橫城之津危,則靈州之道梗。”
位於今天甘肅永靖縣城蓮花寨炳靈寺附近的蓮花渡,又名黃河下渡。唐代這裏被稱為鳳林渡,北宋時易名為安鄉關渡。明初,這裏設置千戶壹名常年駐守,明嘉靖年間,知州劉卓奏請清朝廷批準允許動用官銀,選官工只設水夫名,並更名蓮花寨渡口。
在幾千年的烽火歲月中,這些古渡見證了壹次次的戰爭。盡管它們沈默無語,但是在黃河壹圈漣漪背後,就是壹個民族的興亡歷史。
古渡故事
君子津
這是壹個黃河岸邊的市鎮,在市鎮外面就是黃河古渡君子津。小鎮的名字叫做河口鎮,滾滾黃河在這個地方掉頭南下進入晉陜峽谷區。
君子津的名稱來自於壹個古老的故事。《資治通鑒》記載:東漢桓帝劉誌(公元 147至167年)到西部榆中(今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壹帶)去巡視,而後又轉向東行到代地(今河北省北部)。隨行隊伍中有壹名來自洛陽的商人,因為迷了路,就投奔君子津渡口,津長於是安排他住宿了壹夜,第二天早上津長推門叫他起來趕路的時候,他已經直挺挺地死在了炕上。沒有辦法,津長只好將他就地掩埋。後來,這個人的兒子從洛陽趕到這裏尋找父親,得知父親去世,便決定運遺骸回鄉,打開棺木後發現他父親帶的金銀貨物原封不動,沒有絲毫損失。於是桓帝將這個地方命名為君子津。
陰口渡口
這是絲綢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壹。這個渡口位於靖遠縣城東,祖厲河入黃河的河段上。據傳說,在漢武帝時,當時這裏就有渡口存在,叫做鹯陰口。由於其交通位置重要,所以幾千年來,這裏壹直興盛不衰。先後有匈奴、鮮卑、羌、黨項、蒙古等少數民族在這裏放牧。在《三國誌》和《資治通鑒》中均有提及,但只寥寥數筆。其中《三國誌·魏誌》中記載,東漢後期,涼州的盧水胡(匈奴的壹支)起兵騷擾河西,曹操命令張既率領幾千人馬過河去平叛,張既率領人馬到達金城後,手下建議兵少道險不可深入,盧水胡知道消息後,就在陰口渡口埋伏了七千騎兵,張既知道後,采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派遣了少數騎兵制造了在陰口渡口渡河的假象,結果卻率領大軍從金城過河直搗涼州盧水胡大本營,達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靖遠索橋渡
這裏位於靖遠縣境內的黃河上。據《靖遠誌》記載:“隆慶初創設船橋以通往來。”後來因河水上漲而沖走,仍然以船渡河,這裏也被人們稱之為小口子渡口,因為在距離小口子村2公裏的黃河岸邊。公元 1614年,人們又修了河西索橋,以纜索系舟在河面上,上面鋪著木板,供人們通行。這裏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在古代黃河上有不少橋梁,其中比較集中的在青海境內,當地甚至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黃河置渡,湟水建橋。”可見,古代青海境內的橋梁不少。
不論是橋梁,還是津渡,其目的是溝通兩岸,都是為了解決黃河上絲綢之路幹線上交通問題而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