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詩句“芳林新葉”歌頌的是新舊更替、自我變革更新的擔當精神。
原文: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譯文:
吟誦著您哀悼亡友的兩首絕句,使我心中悲傷地寫成這首短歌。我徒然驚嘆世上的老朋友越來越少,只覺得文集中的祭文卻越來越多。芳林中新葉不斷催換著舊葉,流水裏前波總是讓位給後波。 從古到今,人人都有生離死別的遺憾,您即使聞琴感傷,為亡友流盡眼淚,又能如何?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劉勝,又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近人卞孝萱則提出劉禹錫是匈奴族後裔,出生於嘉興的新說,據鄧聲斌先生考證其父劉緒遭遇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定居彭城。劉禹錫為貞元九年(793)進士。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