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李白詩《行路難》中:“金樽清酒鬥十千。”古人說“決勝於樽(尊)俎之間”,就是與談判對方在飲酒食肉的酒宴上取勝。俎是盛肉器。由於它使用普遍,後人簡直將“尊”作為酒杯的代稱。它壹般為侈口,高頸,鼓腹或筒腹,圈足。在禮器中的地位僅次於鼎。
觴(shang):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銜觴賦詩。”最初,通稱為“爵”,後常稱為“觴” ,是壹種三腳、大腹、有把、飾有禾紋的酒器,或飾有鳥雀圖形的敞口酒器。
酌(zhuo):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引觴滿酌,頹然就醉。”
壺:古代壹種盛糧食或酒漿的器皿。李白《月下獨酌》:“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銜觴賦詩中觴(shang)也叫爵,也就是電視《三國演義》裏面經常看到的那種三腳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