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中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
今生已過也,願結後生緣?
開元年間,為了賞賜戍邊的將士,唐玄宗命令宮女做了大量用以禦寒的棉衣。壹位宮女在做衣服時,題了壹首詩並縫入棉衣中,寄寓了自己對愛情的希望。後來,得到這件戰袍的士兵發現了此詩,便向主帥報告,主帥又上奏唐玄宗。玄宗讓宮女們傳閱該詩,壹位宮女自稱是自己所寫,知道犯了規矩,願意以死謝罪。卻料玄宗發了慈悲,諭旨賜婚,為她與有緣的士兵主婚,並說:“何須待後生,我為妳們結個今生緣。”
對於這段史實,壹般的讀者都報以掌聲,是很可以理解的。誰不祝福這位敢於追求理想,心思細膩的宮女,誰不期望她有壹個好的歸宿?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結合,幸福與悲劇常持同等的幾率。
這首詩有四句,四句卻有三句是問號。除了壹針壹線,壹絲壹綿的真切期望,肯定無疑,其他的她卻都感渺茫。邊關將士在寒苦的夜裏能安心入眠嗎?手作之衣會穿在誰的身上,此人相貌如何,人品怎樣,大小合適嗎?今生彼此無緣相見,來生能否結緣,他又是否願意呢?
可是,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宮女單純的願望落空了。她應該不曾期望,得到衣服的人會泄露此詩,這點從詩末句可以猜出。士兵得到詩後居然上報了。他是不識字,不能理解縫衣女的苦心?是膽小怕事?是想邀功請賞?總之都不是宮女希望的結果。將軍上報情有可原,因為至少詩不是寫給他的,作為臣子,他有義務對帝王盡忠。玄宗似乎是個大好人,順水推舟,成就壹雙美談。
宮女剛從死罪邊上走過,面臨帝王的賜婚,她的心情如何?總之,事態與作詩之初的願望天壤之別了。或許詩作僅僅是表達壹種希望而已,或許他根本無法面對眼前這位真實的有緣人,然而壹切無可改變了。也許,生總比死好,也許,自由的飛鳥總比宮墻之內的楊柳幸運。
據我的理解,開元宮女的袍中詩只是抒發心緒,有所寄托而已,她並不奢求太多。心中早有壹個俊朗的面孔和高大的身影,而非落於某個具體的人,這是青春女子對男子自然的渴望和愛慕,盡管她說“知落阿誰邊?”其實問時心裏早已想著那個身影了。希望當然往好處想。她不指望今生能夠自由的戀愛,因為現實不太可能。面對皇帝的賜婚,如果她有權利拒絕的話,我想她會拒絕的。她之所以期望來世,是因為向往自由的戀愛結合,而非這種倉促的強硬的結合。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各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壹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此詩的作者為北宋太平宰相晏殊。晏殊曾譏諷柳永的詞呈現“乞兒相”,自然,他的詩詞如他所言有富貴氣。依據他分析,吟詠富貴不在言金玉錦繡,而應著眼於優遊閑適的氣象。這首即便關乎情感,當屬失戀的詩作,竟也壹派雍容華貴的氣象。
晏殊與女子壹面之緣,壹個車上,壹個漫步,何其匆匆,來不及細看,卻讓他壹見鐘情。可見女子之美,而相逢之美好。愛戀和思念便產生了,沒有過往,沒有死去活來的離別(世俗氣象),因而純潔,全憑想象。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如此良辰美景,奈何孤單壹人?傷感襲來,清冷的寒食時節,舉杯消愁度日,只因思戀之人,抓她不住,尋她不著,無可寄托,毫無著落,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奈何奈何!
只嘆晏殊所戀非人,是仙女吧,僅僅壹面便隱入茫茫山水,不知所終,任由人牽掛眷戀,非仙女而誰何?所戀之人超脫凡俗,這段情感自然也就不同俗世兒女情長了。
平常生活,偶遇令人心動的女子,應是常人的經歷。那時,擦肩匆匆而過,欲再多看壹眼,欲知伊家何處?終究目送芳塵遠去。從此以後,常神不守舍,夢裏相逢,盼著再次相見,然而再遇見,妳萬分欣喜,以為緣分,她卻不知。或許以後再不可尋,寂寥,傷酒,壹段單相思隨時間泯滅而已。相思的苦惱,傷感的無奈,都是這般可愛。
無獨有偶,賀鑄有詞《青玉案》,也這般出色,壹並錄下欣賞,希望能令我們記起那單純的情懷,撩起心中過往的憂愁。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唯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春無極,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古詩的故事
看廣告說央視要播出壹檔節目叫《古詩的古詩》,估計能不錯。使我想起來了壹些關於古詩的故事。
我說的古詩是泛指古代的詩,不是古詩十九首之類的專指。直到金昌送給我《古詩三百首》之前,我壹直以為古詩就是所有以前的詩,不過改變的觀念並沒有改變習慣,所以,我今後還會壹直地這麽稱呼古詩,畢竟具有我這觀念的人應該很多。
金昌還是很高看我的,不過那本書確實很好,講解也很詳細,金昌還在“扉頁”上寫著“青山壹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也不知道哪裏出的,不過蒼涼中透著壹份激昂,每每想到,都激動壹番。
其實,如果中小學學過的詩都記得住,並不少,但是,那時都是機械的記憶,即便是記住了,也沒想過是什麽意思。所以到今天,幾乎與詩絕緣了,往往看到呀呀學語的小孩子,在那裏背詩,家長很高興地聽著,總是想到,活許這就是家長自己在自娛自樂吧!有多少孩子能記住呢我總是偶爾在某個情景下,會像起壹些詩句,不壹定很適合那個環境,但是重新體味壹下還是感覺很好的。比如在西湖上,坐著遊船,導遊背起“水光瀲灩晴方好”,湖光山色,增色不少。後來導遊建議到寒山寺看看,可是壹路的人都不去,說是廟嗎,都壹樣,我非常鄙視他們的無知,但是,確實,在我心目中也只有那壹句“姑蘇城外寒山寺”而已。也高明不到哪裏去。
最有趣的是我常常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誤解古詩,還饒有興味的。我和大貓都向往著去泰山,也是我們下壹步的旅行計劃了,想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想想“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何等胸襟!自己到登臨絕頂的時候,也要好好的回味壹番。可是後來我聽老趙說“杜甫的《望嶽》,在題目中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望嶽嗎!沒上山呀,視角在山下嗎!頭幾句也說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明明在山下呀!看來都是詩人的想象呀,壹時覺得自己很有意思。
不過,把詩句中的描述與自己的境遇對號,本來就是詩歌之所以流傳的原因嗎,個人理解方式不同更是自然不過的事情。想當年,對著校園後面那條小河和河邊的草地,曾慨嘆“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人家魚塘邊,對著混不見底的水,也吟詠“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至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是不絕於口。
現在才知什麽是“年少輕狂”,真的很有意思。
不過理解對的東西也有,比如有壹首“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記得老師給我講的時候說,夜歸人的理解有爭議,是“家人”還是“客人”,我原來很不理解,所以這個也成了我記憶非常深刻的壹首詩。現在每當雪後黃昏,看著遠處的房屋就會想起這首詩,想起,我小時候的那個家,有柴門,有犬吠,更為接近詩中所描述的那個家。不過,我理解了這首詩的含義,在這個情景下,無論是家人還是客人,都會想起家來。
王昌齡《送柴侍禦》
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壹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水光灩瀲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