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詩《戲張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裏成雙夜,
壹樹梨花壓海棠。
這首詩名句是“壹樹梨花壓海棠”,極具戲謔趣味,後人引用頗廣。
哲理詩《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很特別,首句和尾句是壹樣的,但含義卻完全不壹樣。寓意有些事物或人,未見之前認為很高大上,但當滿懷期望見了以後,感覺也不過如此!俗話說“仆人眼裏無聖人”。
下面正式進入蘇軾10大名詩排行榜。
第10名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關於第10名,我在《中秋月》、《海棠》和《花影》間選擇了很久,最終選擇了《海棠》,另外兩首遺憾落選蘇軾10大名詩。
這是壹首狀物寫景詩,用擬人手法,寫出海棠的高潔、美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知名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第9名 《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壹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這是壹首寫景抒情詩,且蘊含哲理。此詩通過寫梨花盛開,抒發春光易逝、人生苦短之愁情,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
此詩知名句是“人生看得幾清明”。全詩語言清洗自然,蘊含哲理,發人深思。
第8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是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坐船遊覽西湖時寫的壹首詩。此詩寫出了雨中的湖光山色,此詩四句依次寫雲翻、雨瀉、風卷、水天,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煞是精彩。
此詩精華句是“白雨跳珠亂入船”、“望湖樓下水如天”,描寫鮮明、生動、清新、壯麗,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壹下此景,壯觀而富有情趣,是壹首寫景名詩。
第7名 《惠州壹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壹生起起伏伏,宋哲宗紹聖元年,蘇軾被人誣告“譏斥先朝”,因而被貶嶺南,這首詩就作於這壹時期。
在嶺南時,蘇軾流連風景,體察風物,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對荔枝尤其喜愛。此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精華句,膾炙人口,並入選中學課本。
此詩體現出蘇軾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性格,他真是將滿腹苦水寫成了甜美的贊歌,其樂觀豁達令人向往。
第6名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劉景文即劉季孫,也是壹位詩人。此詩作於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蘇軾任杭州太守時,贈給好友劉景文的壹首勉勵詩。
此詩通過“傲霜枝”、“橙黃橘綠”勉勵朋友,困難只是壹時的,要積極樂觀向上,切莫意誌消沈。此詩托物言誌,意境高遠,讀來頓覺精神振奮,備受鼓舞。
第5名 《春宵》
春宵壹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
秋千院落夜沈沈。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美、婉轉動人,尤其是“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沈沈”兩句,優美異常,帶給人唯美的享受。
全篇用語優美清麗,立意深沈含蓄,耐人尋味,尤其“春宵壹刻值千金”更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常被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
第4名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壹首題畫詩,是題寫惠崇《春江晚景》這幅“鴨戲畫”的,此詩精華句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此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覺,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3名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壹首寫景詩,是描寫西湖的眾多詩歌中,流傳最廣、最受人喜愛的壹首。
此詩精華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通過新穎和精準的比喻,賦予西湖美人特色,使西湖成為美的化身,西湖之美得到升華,其描寫手法之高超,不由得令人贊嘆。
第2名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是蘇軾七律的代表作,是蘇軾經過澠池時,針對其弟弟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壹詩的壹首唱和詩,全詩精練雋永,富含哲理,意境高遠。
蘇軾通過此詩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戀。精華句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用雪泥鴻爪比喻人生,真是恰如其分。這和“天空中有鳥兒飛過,未留下壹絲痕跡,但鳥兒確實曾經飛過”壹個道理,這寫得不就是人生嗎?
順帶看看蘇轍這首《懷澠池寄子瞻兄》:
相攜話別鄭原上,***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題。
遙想獨遊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總體來說,蘇轍這首詩也是不錯的,但離他哥哥的和詩還是有不小差距,蘇轍確實少有經典名詩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