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白居易描寫山塘街的詩句有:
1、不厭西丘寺,閑來即壹過。
出自:《夜遊西武丘寺八韻》。
譯文:從不厭煩西丘寺,有空閑時就過來遊玩。
2、悵望武丘路,沈吟滸水亭。
出自:《別蘇州》 。
譯文:悵然望著武丘路,沈思吟唱著水中的亭子。
3、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出自:《正月三日閑行》。
譯文:綠水與河道,東西南北,縱橫交織,壹池春水,更覺得波光粼粼。三百九十座橋因為橋欄色彩鮮艷奪目,便愈加風情萬種。
4、雲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宮水放光。
出自:《登閶門閑望》。
譯文:圍繞虎丘山建築的佛寺,隱入白雲之中,顏色顯得暗淡,館娃宮在月光映照下,輪廓可見,月光映在水面泛出清光,點綴出壹派迷人的景色。
5、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出自:《武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
譯文:自從開了武丘寺路,水上陸地上的來往船只行人很多。銀色的韁繩牽著漂亮的馬,花船上載著美麗的人。
6、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
出自:《夢蘇州水閣寄馮侍禦》。
譯文:在揚州的驛站做夢到蘇州,夢到了花橋和水中閣樓的地方。
2. 白居易 描寫山塘街的詩句唐代詩人白居易描寫山塘街的詩句有: 1、不厭西丘寺,閑來即壹過。
出自:《夜遊西武丘寺八韻》。 譯文:從不厭煩西丘寺,有空閑時就過來遊玩。
2、悵望武丘路,沈吟滸水亭。 出自:《別蘇州》 。
譯文:悵然望著武丘路,沈思吟唱著水中的亭子。 3、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出自:《正月三日閑行》。 譯文:綠水與河道,東西南北,縱橫交織,壹池春水,更覺得波光粼粼。
三百九十座橋因為橋欄色彩鮮艷奪目,便愈加風情萬種。 4、雲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宮水放光。
出自:《登閶門閑望》。 譯文:圍繞虎丘山建築的佛寺,隱入白雲之中,顏色顯得暗淡,館娃宮在月光映照下,輪廓可見,月光映在水面泛出清光,點綴出壹派迷人的景色。
5、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
出自:《武丘寺路·去年重開寺路桃李蓮荷約種數千株》。 譯文:自從開了武丘寺路,水上陸地上的來往船只行人很多。
銀色的韁繩牽著漂亮的馬,花船上載著美麗的人。 6、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
出自:《夢蘇州水閣寄馮侍禦》。 譯文:在揚州的驛站做夢到蘇州,夢到了花橋和水中閣樓的地方。
3. 白居易 描寫山塘街的詩句我是新來的,有沒古城蘇州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內水港交錯,街衢縱橫,晚唐詩人杜荀鶴有詩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壹名街”.其原因:壹是山塘街是壹條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蘇州街巷的特點;三是它與許多名人、名事相關.山塘街始建於唐代寶歷年間,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蘇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轎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後,立即找來有關官吏商量,決定在虎丘山環山開河築路,並著手開鑿壹條山塘河.它東起閶門渡僧橋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橋,長約7裏,故俗稱“七裏山塘到虎丘”.這條河在閶門與運河相接.在河塘旁築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開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這壹帶成了熱鬧繁華的市井.蘇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離任後,百姓即把山塘街稱之為白公堤,還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紀念.
山塘街壹頭連接蘇州的繁華商業區閶門,壹頭連著花農聚集的虎丘鎮和名勝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來它壹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處.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創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也稱《姑蘇繁華圖卷》),畫了當時蘇州的壹村、壹鎮、壹城、壹街,其中壹街畫的就是山塘街,展現出“居貨山積,行雲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的繁華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壹回中也把閶門、山塘壹帶稱為“最是紅塵中壹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4. 贊美蘇州的現代詩歌那年妳從三月出發 走出浪淘盡英雄的蘇州 回望蘇州太小,小如玉佩 小如文化古國佩戴的徽 月下洞庭西壁景致極佳 借蘇子當年夜遊的舟子 妳輕輕壹點篙 往上水就上了長江三峽 再稍稍壹使槳 往下水就到了上海灘頭 上水的河道很曲折 況且傳說美如珠鏈 黃鶴飛去,編鐘依舊 伯牙在琴臺撫琴彈奏 壹曲高山流水覓知音 太湖風光上龍幡高懸 讓天下龍舟有了魂魄 昭君浣衣的美色香溪 搗衣聲聲流淌脈脈詩韻 還有高峽出平湖的奇跡 讓洞庭的癡男怨女 斷了天涯路 下水的河道很嫵媚 況且都有江南的韻味 過了壹座石橋又是石橋 坐熱壹爿茶館又是酒館 江南的石板街韻味很足 橫進斜陽再也拐不出來 江南的柳枝是折不盡的 如江南少女青藤般的手臂 把妳的心,纏繞成那支 笛短簫長的江南味的曲子 那年妳從三月出發 我把三月的錦繡蘇州 和蘇州秀麗的三月送妳 太湖橋頭的暮色很濃 妳背著小小詩囊與我告別 轉身的姿勢我至今難忘 蘇子來蘇州時心情很抑郁 桂花開了他的眼界 而妳也這樣豪邁地走了 讓太湖從此獨飲如寡水 妳說妳出遠門從不帶傘 反正妳的朋友很多 他們星羅棋布地分布在 凡是妳想去的地方 妳會對朋友講起小小蘇州 講起壹個叫蘇州的哥們 然後站在地圖壹角看蘇州 小小蘇州不過是華夏壹點 哥們所寫的,也不過是 中國文化史的壹部斷章。
5. 關於蘇州水文化的詩和詞蘇州是江南典型的水鄉,號稱“東方威尼斯”。蘇州的水系以太湖為中心,支流主要有胥江、越來溪、橫塘、山塘、葑溪;起到蓄水作用的較大湖泊有石湖、金雞湖、陽澄湖、澱山湖等。城內外河道縱橫,綠水縈繞,與那疊翠聳青的山色交融在壹起,構成了美麗的水天堂。
$ ~' |+ r7 Z9 t( h. B華人煙鬥客社區,含詳盡的煙鬥煙絲雪茄知識、圖片及使用技巧;搜羅北京上海深圳臺灣等地煙鬥店;精彩煙鬥網站點評;社區論壇博客等內容“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這是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送人遊吳》的詩句。可以想見,這位詩人對蘇州水的傾倒眷戀。是的,歷代詩人對蘇州的水都情有獨鐘,寫下了大量的詩作,撫今追昔的、借題詠懷的、更多的是贊美和歌頌。各抒已見,五彩繽紛,匯成了題材廣闊,文化內涵豐富的詩的海洋。4 N& D" i3 m* x, Z& \3 ]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渡口喚船人獨立,壹蓑煙雨濕黃昏。”(宋·孫覿《吳門道中》)。讀來使人如置身圖畫中。[ 煙鬥村·眾議所 ] — 全球華人鬥客的精神家園7 L7 P. w1 `* I
元代畫家倪瓚《吳中》詩雲:“望中煙草古長洲,不見當時麋鹿遊。滿目越來溪上水,流將春夢過杭州。”這同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幾句壹樣,是意味著“四大皆空”虛無主義的頹廢情調。
) l& b" R+ r( {; d* q3 r7 Q《論語》:“知者樂水”但也不絕對。水,有時並不能給人帶來快樂而是相反。明初詩人汪廣洋,官居右丞相。洪武三年,因與左丞相楊憲有隙,遭其誣陷,被貶海南。壹路上舟車跋涉,途經蘇州,住宿橫塘。在欣賞江南水鄉風光的同時,寫了壹首《登胥江驛亭》的詩。詩雲:“小閣開簾望遠岑,暖風日晴囀幽鶯。胥江流水清無底,較比春愁壹樣深。”他見到胥江水的清流激揚,透明度高,不禁觸景生情,百感叢生。水深、春深,旅愁更深。
& F9 s' P: M) a7 }清代僑居中國的朝鮮詩人金滄江有壹首《姑蘇懷古》:“吳王日日奈歡何,越女如花唱艷歌。未洗千年亡國恨,姑蘇城外水空多。”壹個外國人,研究中國歷史,他同情吳國的滅亡,從另壹角度著筆,對“美哉!泱泱乎”蘇州的水抱有諷嘲偏見。
6. 關於蘇州詩句1、《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6、《烏棲曲》(唐)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7、《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8、《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擴展資料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排名第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裏。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壹身,而昆曲、陽澄湖大閘蟹、周莊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壹,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第壹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遊之地。
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昆山周莊、吳江同裏、吳江震澤、吳江黎裏、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昆山千燈、昆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
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裏、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陸巷古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州
7. 遊蘇州半山寺古詩的詩詞《八山疊翠詩——遊寫蘇州半山寺》
|字號 訂閱
山山
遠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樂歸山
裏四三忘已世
山近蘇城樓閣擁山
堂廟舊題村苑閬疑
竹禪榻留莊作畫實
絲新醉侑歌漁浪滄
清代龔煒《巢林筆談》載,明嘉靖昆山鄔景和寫有壹首《八山疊翠詩——遊寫蘇州半山寺》,“高低寫作四層,壘成山形”。《八山疊翠詩——遊寫蘇州半山寺》因描寫的是半山寺,故以八個山字嵌在半腰。此詩與“盤中詩”相似。解讀方法是由上往下,然後再由右向左,轉折回環而讀。可得詩壹首:
山山遠隔半山塘,心樂歸山世已忘。
樓閣擁山疑閬苑,村莊作畫實滄浪。
漁歌侑醉新絲竹,禪榻留題舊廟堂。
山近蘇城三四裏,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詩或寫做
八山疊翠詩(遊蘇州半山寺)
山疑實滄
山世擁閬畫浪
山塘歸已閣苑作漁
山隔半心樂忘樓村莊歌
山遠光百千三城題留侑
山映峰四蘇舊榻醉
山裏近廟禪新
山堂竹絲
讀法與上不同:
山近蘇城三四裏,山峰千百映山光。
遠山山隔半山塘,心樂歸山世已忘。
樓閣擁山疑閬苑,村莊作畫實滄浪。
漁歌侑醉新絲竹,禪榻留題舊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