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

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

 在日復壹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壹些經典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豐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麽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1

  壹、考點解讀:

 1、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就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生活,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態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

 2、對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評價,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把握其情感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判其社會價值。

  二、自主學習

 1、了解不同題材詩歌的思想感情

 ①山水田園詩

 東晉陶淵明等人的詩形成田園派,南朝謝靈運、謝脁等人的詩形成山水詩派,唐朝王維、孟浩然等人的詩形成山水田園詩派。山水田園詩多以自然山水或農村景物、田園生活為主要描寫對象,或以農人、漁父的勞動為題材。借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淳樸勤勞的農人創造出壹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其思想內容往往是:?熱愛自然,鐘情山水。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淡泊寧靜,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情懷厭惡官場,向往隱逸生活。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書法壹種寧靜閑適、悠然自得的心境。

 ②邊塞征戰詩

 邊塞詩,是壹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內容為描寫邊塞軍旅生活,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邊塞詩多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狀寫戍邊將士深重的鄉愁,家中思婦的離情別緒;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間民俗。

 ③詠物抒懷詩

 這種詩往往是托物言誌,或借物抒情,即詩人通過對物進行細致、形象的.描繪,使詩人筆下的物具有美感,並寄寓作者的情懷和誌向。如於謙的《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又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接對夢遊仙境的描繪抒發了不是權貴的傲岸性格。

 ④詠史懷古詩

 詠史懷古詩以歷史人物、事件、陳跡為題材,來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壹般來講,詠史懷古詩不是敘古詩,而且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評論,借古諷今,曲折的反應對現實的關註,或者懷古傷今,描繪昔盛今衰之景,借古諷今,或者懷人傷己,懷才不遇,壯誌難酬。如杜甫的《蜀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⑤贈友送別詩

 在中國詩壇上,送別詩壹直是詩人寫作的重要題材。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壹種不吐不快的激情。贈友送別詩壹般表達對友人的留戀、思念或對友人的勸勉、祝福,表達別時的離情別緒、依依不舍,想象分別後的孤寂、惆悵、落寞。如柳永的《雨霖鈴》。

 ⑥羈旅思鄉詩

 在古代,有的詩人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或漂泊異地,或謀求仕途,或被貶赴任途中,過遊歷名山大川,或探訪親友。所謂羈旅就是因上述種種原因,長久寄居他鄉之意。這類詩,往往表達羈旅之苦、行役之苦、宦遊之艱,多抒發綿綿的鄉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郁郁不得誌的情感。

 羈旅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

 三、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孤獨、淒涼及思鄉之情。如張繼的《楓橋夜泊》、馬致遠的《秋思》。

 四、感念親情至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遊子吟》。

 五、抒發獨居他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範仲淹的《漁家傲》。

 六、抒發厭惡戰爭、思念家鄉親人之情。

 ⑦即事抒懷詩

 即事抒懷,指的是詩人因某件事的發生而抒發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為題寫詩,因壹點事由而生發、抒寫心中的感慨,或憂國憂民,或反映戰亂,或渴望建功立業,或仕途失意或閨中懷人,或謳歌山河。

詩歌鑒賞的思想內容2

  壹.審視標題

 詩歌的標題是詩歌的眼睛,是我們理解其思想內容的鑰匙,因此,從標題入手,可以理解詩歌的內容。

 例1、觀書有感(其壹)朱熹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例2、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

 題目告訴了我們這是壹首送別詩。既然是送給友人的,那就決不僅僅是告訴友人壹個客觀事實,而是另有深意的。所以,答案應該是:因為嚴寒培育了橙與桔堅韌的品格和崇高的氣節。說明了只有嚴酷的環境才能鍛煉人,才能檢驗、識別壹個人的風骨。

  二、了解作者

 古人讀書有壹條重要經驗——知人論世。就是說,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其實,許多詩所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與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的時代有關。

 例3.蔔算子詠梅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在課內我們學過陸遊的詩,對陸遊的生平應該有個大致的了解。知道他是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壹貫堅持抗金主張,為主和派所忌,任職期間多次遭到罷斥。明乎此,就可以明白,詩人是以梅花孤獨寂寞與備受摧殘的情況自喻。這兩句是寫,詞人不屑跟排擠他的官僚們爭奪榮華,也不怕投降派的妒恨和打擊。

  三.借助註釋

 有時,擬題者為降低理解的難度,便於考生理解,會提供壹些相關資料——或作者簡介,或寫作時代,或語句、詞語的註釋等。這些資料往往可以用來幫助理解詞意。

 例4春行即興張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

 註:此詩寫於安史之亂之後。

 借助提供的小註,就很容易答出:1、抒發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2、寫出了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茂盛野草的景象。

  四、理解詩句

 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最根本的還是要對詩句進行分析理解。理解詩句要註意抓住關鍵詞語和“詩眼”。我國的古詩詞講究凝練,講究壹字傳神,要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內容。詩的思想感情往往蘊含在這關鍵詞語和“詩眼”裏。因此,我們要善於領會它們所蘊含的情思。

 例5臨洞庭上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輯,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例6、商山早行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