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向國忠《塞外花園—阿克塞》

向國忠《塞外花園—阿克塞》

陽春三月,大江南北已是壹派春風拂面、楊柳依依的大好春光。可身處河西走廊最西邊的阿克塞仍然感受不到春的氣息,處處春寒料峭、草木幹枯。詩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邊塞小城的人們壹點也不心急,他們知道,春,在北風的呼嘯中就會到來的。

忽壹日,發現在那枯草中有了零星的綠色,原來是苜蓿冒出綠色的嫩芽。心頭壹陣欣喜,春天來到了。壹下便興奮不已,為這遲來的春天而興奮。追逐、采摘幼嫩苜蓿,品嘗大自然帶來的純天然綠色食品,壹時成為小小縣城人們郊外踏青的壹項內容。鮮嫩的苜蓿還沒吃夠,苜蓿的清香還在細細回味,不經意間那光禿禿的榆樹上已綴滿了壹簇簇、壹串串綠色的榆錢。又壹道綠色佳肴呈現在了小城人們面前,街頭巷尾便又是絡繹不絕捋榆錢的人流。春風終於在四月中旬吹到了陽關以外的塞上明珠——阿克塞,小草返綠,柳條婀娜,縣城綠化帶中的榆葉梅、丁香花、迎春花壹時競相開放,好壹幅四月的芳菲美景。在家裏蝸守了壹個冬天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廣場、水上樂園、賽馬場、防風林帶到處都是扶老攜幼、三五成群來散步、賞花的人們。小城雖小,但小得精致,如果您是第壹次在這美好季節來到阿克塞,便如同進入了塞外花園。

榆葉梅是是阿克塞開得最早的報春花,地上的小草還沒來得及伸個懶腰,她那暗紅皸裂的枝頭便頂著北方春天的寒氣掛滿了壹串串殷紅的花蕾,像珍珠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和煦陽光的沐浴下,那些花骨朵很快開出壹朵朵、壹串串、壹簇簇、壹團團嫣紅的花朵,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百般嫵媚,千般嬌柔。從花蕾到綻放,再到盛開,由浪漫嫵媚的紅,逐漸變為清麗可人的粉,如同羞澀的少女邂逅夢中的白馬王子,臉頰的紅暈在熱烈中慢慢變得甜蜜而淡雅。漫步街頭,壹株株、壹叢叢迎風搖曳的榆葉梅,像壹團團燃燒的火焰,似壹片片燦爛的雲霞,把阿克塞縣城妝扮得生機盎然,喜氣洋洋。

丁香是春天的使者,嬌艷的榆葉梅還沒來得及卸妝,那紫中露白、清新淡雅的丁香花優雅地淡妝上場。她那小筒狀的花朵看似平凡,不濃不淡,壹串串、壹撮撮鑲嵌在枝丫間,如同朵朵紫雲漂浮著,在暮色中渲染得縹緲朦朧。飯後攜妻帶子漫步街頭,那淡淡的、清新的香氣沁人心脾,忍不住屏住呼吸,輕輕呼吸那淡淡的幽香,慢慢在心底感受、品味。嬌俏的女兒如同蝴蝶在花叢中不停地飛舞,鼻子湊到花朵上貪婪地吮吸著花的香味,舍不得離去。眼前簇擁在壹起芳香迷人的花朵,不正是古人那膾炙人口的詩句“三月丁香開滿城,芬芳流蕩紫雲藤”所表現的意境嗎?

又是五月槐花香,進入五月,整座縣城全都籠罩在了清新可人、又微帶些甘甜的槐花香氣中。阿克塞栽種的槐花有兩種,壹種開紅花,火紅火紅的,綠葉掩映在紅花中,壹派朝氣蓬勃、熱火朝天的景象。壹種開白花,是那種珍珠白,晶瑩剔透。那串串珍珠在綠葉的襯托下隨風輕拂,潔白淡雅。槐花可以吃,而且可以生吃,壹般吃白色的槐花。摘壹串送入口中,輕輕壹嚼,滿嘴留香。當然更多的是將槐花捋下來撿幹凈,用水浸泡洗凈,拌上面粉,滴上清油蒸熟了吃。剛出鍋的槐花清香馥郁,入口香甜可口、回味悠長。

當人們還陶醉在五月槐花甘甜馥郁的香味中,慵懶的搖曳在這唯美的季節,慷慨的大自然又和著輕微地風兒悄然送來了沙棗花悠悠的香味。沙棗樹是壹種十分耐旱的植物,縣城的沙棗樹都種在防風林帶的外圍,她沒有楊柳的婆娑,也沒有松柏挺拔。她默默無聞地守護著大漠戈壁,為紮根戈壁的各族兒女和縣城內的花卉樹木防風擋沙。歪歪斜斜的樹幹,粗糙皸裂的樹皮,表面似乎始終布滿沙粒的灰綠樹葉,壹切顯得那麽不起眼。吸引人們註意的,是她的花朵散發那濃烈而馥郁的香味,人們總是先聞其香,然後才會發現那密密樹葉中隱藏著的米粒樣大小黃色小花。走近細細壹瞧,那小喇叭狀的花朵密密麻麻、層層疊疊,香氣撲鼻、讓人心醉。妳有時會不相信這麽濃郁的香味會是這麽土氣的沙棗樹發出的。有喜愛者會折上幾枝插在花瓶中,放在家裏或辦公室,那種甜香會保持很長時間,有時真讓人沈醉。

在這偌大的花園中,除了這些街道和綠化帶栽種比較廣的開花喬木和灌木外,居民小區、單位周圍的花圃進入四五月份,各色花卉也是競相開放、花團錦簇。瞧,那林業局樓前鮮紅鮮紅、豐姿綽約的月季花熱烈奔放。那被武則天貶謫的牡丹如今也紮根民族風情園,還是那樣端雅莊重、凈潔幽香。郵電小區裏的胡刺梅艷麗雅致、嫵媚可愛,引得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茶余飯後大人在花前駐足,孩子常常流連忘返。還有民族村,房前屋後那嬌艷嫵媚的桃花、冰清玉潔的梨花、艷態嬌姿的杏花、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紛紛揚揚的柳絮,綻放出壹派繁花似錦的美好景象。

小城阿克塞,不是被遺忘的角落,她壹個冬天默默地積攢、醞釀,等待春天把自己最美的壹面展示出來,讓人們記住塞外花園——阿克塞!

向國忠,阿克塞縣中學教師,完成省級課題壹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在各類教育雜誌發表專業論文6篇,散文《家的味道》發表於《北方作家》2016年第二期,在中國作家網上發表詩歌和散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