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陶鋒的任教經歷

陶鋒的任教經歷

2012年,陶鋒畢業後來到南開大學哲學院任教。南開大學哲學院裏,壹位身材強壯的男人拖著壹個大大的行李箱走進了課堂。行李箱中的東西五花八門,除了有上課必備的電腦、教材、參考書,正在編輯的詩集,運動服和護具,甚至還有未完成的畫作、畫筆和顏料。這就是陶鋒老師上課時的真實寫照。

走上講臺的陶鋒作為美學專業的教師還是個新人,2012年的夏天,他師從著名美學專家肖鷹先生,獲得清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來到南開大學哲學院任教,至今尚不足壹年。但是在其他領域,陶鋒憑借壹些不俗的成績,已經頗有名氣。

讀書的時候,陶鋒被稱為“中國最強壯博士”,2011年,他以非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入選第壹屆中國大力士國家隊,曾經獲得全國大力士比賽第8名、北京“全國力量舉公開賽”82.5KG以上級季軍。

人文領域,陶鋒獲得的獎就更多了。他所寫的劇本,接連三次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扶持優秀青年劇作計劃”壹等獎,他的詩歌獲得全國屈原杯詩歌比賽優秀獎、全國柔剛詩歌獎詩人新人獎提名,他的繪畫作品獲得全國美術文獻展提名獎,並入圍2012年全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

陶鋒說,自己高中之前特別瘦弱,光胳膊就骨折過三次,於是發憤圖強開始了體育鍛煉。高中時自己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跑步,壹跑就是十幾圈。正是在那段時間,自己的身體顯示出了鍛煉的效果,不僅人變得結實,壹兩年的光景,身高也從1米68長到了1米84。

自從開始了體育鍛煉,陶鋒便“壹直堅持到現在”。他認為,做所有事情,如果覺得適合自己,就要長期的堅持下去,畫畫、寫作、健美,自己都堅持了十幾年。他借用大力士中的拉車項目來說明自己的執著,“對壹個人而言,只有終點是妳最終的目標,沒到終點就不能結束”。

大學時,陶鋒讀的是金融學,碩士時跨專業考到了南開大學西方哲學專業,從“熱門”到“冷門”,陶鋒逆社會“潮流”而動。陶鋒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哲學,那時總有很多奇怪的問題,比如“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諸如此類。陶鋒笑稱,這也許由於自己貧血,看世界總覺得“恍恍惚惚、不夠真實”。

“想壹勞永逸地解決頭腦中所有困擾,於是就找到了基礎性的學科——哲學”,陶鋒說。在他看來,自己在內的現代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點“分裂”,常常白天壹個樣、晚上壹個樣,外在壹個樣、內心壹個樣。因此,他向往所有的東西在自己內心獲得統壹。

為了獲得內心的統壹,陶鋒在努力地嘗試。他說,“我體會的統壹在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他把所有的體育、藝術都看成是生命的促發,特別喜歡尼采所說的“壹切藝術都有健身的作用”。

陶鋒壹面研究美學理論,壹面把自己的美學觀念,通過油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他說,自己雖然在繪畫技法上還不夠成熟,但是每壹幅作品都飽含著自己的理念和思考。他特別推崇波普主義,推崇它對古典主義的反叛和繼承,又不拒絕任何形式的文化工業。

陶鋒在學院裏教授兩門課程,“西方美學原著選讀”和“阿多諾美學思想研究”。他說,阿多諾是自己最為欣賞的哲學家,他的思想不僅可以解釋現代主義的藝術,其中反抗壓抑的部分對現代人有壹種激勵的啟示。

在課堂上,陶鋒總能將美學理論和藝術欣賞結合起來,“這樣也可以使得哲學課程不那麽‘枯燥’”。他總是對大家說,希望同學們內心保留壹些感性的“火種”,保留壹些童真和理想。

課下,這位壹百多公斤的“大塊頭”老師,甘願作起同學們的“知心大姐”,無論是哲學方面的問題還是生活上的困惑,都希望同學們可以和他交流,被問到的問題常有“學哲學有什麽用”、“怎樣協調時間做那麽多事”……

陶鋒身上,有壹種向上的生命力在流動。他的健美給人以力量,繪畫給人以美感,哲學給人以思考,文字給人以慰藉。他涉獵很多,卻都可以把它統壹到壹個對美追求的理念之中,並最終都成為他課堂上講解美學理論時所支撐的素材。

陶鋒無論在體育鍛煉還是寫作、講課,都帶著壹副無框眼鏡,眼鏡後面是壹雙專註而有神的眼睛,這雙眼睛既有大力士比賽時的“雙目如炬”,也有繪畫時的“洞察秋毫”,最深情的眼神流露,莫過於課堂上面對壹群渴求知識的面龐。他說,“他的學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是他的‘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