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瀟湘妃子)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沈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壹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瀟湘妃子)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壹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黛玉(瀟湘妃子) 菊夢 籬畔秋酣壹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林黛玉 世外仙源匾額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黛玉代題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壹畦春韭綠,十裏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黛玉 題寶玉續莊子文後 無端弄筆是何人? 作踐南華>. 不悔自己無見識, 卻將醜語怪他人! 黛玉哭花陰 花魂默默無情緒, 鳥夢癡癡何處驚. 哭花陰詩 顰兒才貌世應希, 獨抱幽芳出繡閨, 嗚咽壹聲猶未了, 落花滿地鳥驚飛. 林黛玉 題帕三絕 其壹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あ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琴曲四章-------------林黛玉 風蕭蕭兮秋氣深, 美人千裏兮獨沈吟. 望故鄉兮何處, 倚欄桿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煩憂. 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 天上人間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輟, 素心如何天上月. 林黛玉葬花辭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壹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蔔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壹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文章來源: 。
2.金陵十二釵中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的描寫詩句金陵十二釵判詞
“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裏太虛幻境“薄命司”裏記錄的南京十二個最優秀的女子。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
金陵十二釵判詞
林黛玉 薛寶釵
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作品註釋:
"停機德"指的是出自戰國時代燕國樂羊子妻停下機子不織 布來勸勉丈夫求取功名賢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標準 的女人,稱為具有"停機德" ,這裏是贊嘆寶釵.
"詠絮才"指女子詠詩的才華, 後世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有"詠絮才"這裏喻指黛 玉應憐惜 .
"玉帶林中掛",倒過來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壹條封建官僚的腰帶,淪落到掛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視,命運悲慘的寫照.
"金簪雪裏埋",是指薛寶釵如圖裏的金簪壹般,被埋在雪裏,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寶釵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3.求助 壹首關於寶玉黛玉的詩詞葬花吟 林黛玉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壹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蔔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詠菊 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沈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壹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 瀟湘妃子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壹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菊夢 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壹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兩首且當做引子:西江月二詞 批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
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4.《紅樓夢》中有哪些關於寶玉和黛玉的詩詞《紅樓夢》中有關戴玉的詩詞(轉)
2004-3-29 21:19 心情: 天氣: 溫度: ℃
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穋曲演紅樓夢
枉 凝 眉
壹個是閬苑仙範葩,壹個是美玉無理瑕。若說 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 心事終虛化?壹個枉自磋嗟呀,壹個空勞牽掛; 壹個是水中月,壹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詩詞鑒賞
這首曲是專門詠嘆寶玉和黛玉的。
黛玉謎語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裏兩無緣。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光陰荏苒須當借,風雨陰晴任變遷。
林黛玉的葬花辭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壹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蔔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
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
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壹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壹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5.紅樓夢中賈寶玉形容林黛玉的詩是什麽紅樓夢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的賦詩如下:
1、“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壹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厴之愁,嬌襲壹身之病.淚光點點,姣喘微微.閑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若柳扶風.心較比甘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2、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第三回賈寶玉第壹次見林黛玉時的描寫,描繪出了林黛玉是多愁善感性格、小心慎微神態。
3、《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紅樓夢》是壹部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社會的末世危機。
6.紅樓夢中林黛玉回應賈寶玉關於禪的詩句賈寶玉答道,是賈寶玉回答林黛玉時作的詩,妳怎麽樣?……”沒遮攔地提出了諸如此類的壹連串問題:“水止珠沈。
出自清代高鶚的《紅樓夢》第九十壹回 禪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風舞鷓鴣。 小說中,這次談禪並不因現實的煩惱而起,是在賈寶玉與林黛玉的談話中偶然引起的。
賈寶玉說林黛玉性靈強:“非瓢漂水,瓢自漂耳。”——不是好不成,前年和他說幾句禪話他竟對不上來答黛玉禪話,是壹首七言詩:“我死了,妳怎麽辦?寶姐姐不和妳好:“任憑弱水三千,怎麽辦,我只取壹瓢飲。”
意思是只和她壹個人好。林黛玉說:“瓢之漂水奈何?”——意思是:“好不成?”賈寶玉說,奈何?”——意思是,水自流,是心不堅(套用惠能和尚所說“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的禪語)。
林黛玉又說?”賈寶玉就引了這兩句詩來回答她。林黛玉壹聽,乘機又對賈寶玉“口試”了:“寶姐姐和妳好,妳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