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寺廟美景的詩句(贊美寺院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寺廟美景的詩句(贊美寺院的詩句有哪些)

1.贊美寺院的詩句有哪些

1、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宿山寺》唐代:賈島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疏木 壹作:疏水)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壹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釋義:高聳的群峰寒氣逼人,壹座佛寺屹立在山頂。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著行雲匆匆前行。

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群。壹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說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2、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登瓦官閣》唐代:李白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

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寥廓雲海晚,蒼茫宮觀平。

門餘閶闔字,樓識鳳凰名。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釋義:淩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閣,遠遠望去,金陵城盡在眼中。

北邊是巍峨的鐘山,南面的閣檐正對著浩蕩的淮河水。寺廟中傳來的頌經聲裏,天花如雨亂墜;合奏的樂音如同天籟齊鳴。

兩側的廟廊鼓聲隆隆,飛檐四角的鐵馬片在風中沈吟叮叮。閣高聳入雲霄,舉頭仿佛可以將日月攀緣。

鐘山秋色蕭條,霸王之氣耗盡;悠久的歷史有多少憂傷的故事沈積。夜幕中雲海寥廓無邊,巍峨的宮觀幾乎與雲海齊平。

只有門匾上書寫的“閶闔”,樓匾中提寫的“鳳凰”等字尚依稀可辯。雷聲隆隆,萬山震撼,屋拱欲傾,神人來扶助。

靈光殿何足珍貴?用它可以長期保佑金陵城。3、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釋義: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聽完高僧佛經講解劃船回去。因為盧橘飽含雨水,所以其果實沈重而低垂,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

湖上的水氣迷蒙,微波動蕩,水天壹色, 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回到對岸,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壹樣,坐落在水中央。

4、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唐代:韓愈 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噴雲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壹徑趨靈宮。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余難同。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曈昽。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釋義:祭五嶽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嶽中四山環繞嵩山居中。

衡山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權南嶽神赫赫稱雄。半山腰噴泄雲霧迷迷茫茫,雖然有絕頂誰能登上頂峰。

我來這裏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半點兒清風。心裏默默祈禱仿佛有應驗,豈非為人正直能感應靈通?片刻雲霧掃去顯出眾峰巒,擡頭仰望山峰突兀插雲空。

紫蓋峰綿延連接著天柱峰,石廩山起伏不平連著祝融。嚴森險峻驚心動魄下馬拜,沿著松柏小徑直奔神靈宮。

粉色墻映襯紅柱光彩奪目,壁柱上鬼怪圖畫或青或紅。登上臺階彎腰奉獻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視窺察連連地為我鞠躬。手持杯蛟教導我擲占方法,說此蔔兆最吉他人難相同。

我被放逐蠻荒能僥幸不死,衣食足甘願在此至死而終。做侯王將相的欲望早斷絕,神縱使賜福於我也難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閣上,星月交輝掩映山間霧朦朧。猿猴啼時鐘響不覺到天亮,東方壹輪寒日冉冉升高空。

5、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柏林寺南望》唐代: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

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東南 壹作:西南) 釋義:還在溪上航行,就已聽到寺廟的悠悠鐘聲。

停船拾階而上,山路蜿蜒穿越著秘密松林。雨後初晴,山色青翠,白雲悠悠飄蕩。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蔥蔥,猶若剛剛畫成。

2.贊美寺院的詩句

來到了美麗的杭州, 誰不想早壹點認識靈隱寺, 目睹她曼妙而美麗的芳容? 走在靈隱寺大雄寶殿的石階上, 感覺到了壹種肅穆, 壹種無與倫比的莊嚴。

︿﹏︿ 雖然,聽不到那種鐘鼓齊鳴的聲音, 但是,還是能感覺到古老的味道, 感覺到了那種讓人感到驚詫的震撼。 我從不拜佛,我也不燒香, 只是對佛的壹種敬仰, 佛的嘴角總是那種似有似無的笑容, 仿佛,在嘲笑世人的無知。

︿﹏︿ 煙雨過後,這裏是壹方空靈的凈土。 隱居西湖,置身雲林。

只要行至冷泉, 就能聞見墻內焚香的味道, 真不知當年坐在冷泉亭旁品茗辦公的蘇軾, 浸染多少禪香,才能寫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的千古絕句,經久不衰。 ︿﹏︿ 走在緘默無語的石階, 觸摸靈隱寺造園藝術的靈魂, 嘆服古人壹個“隱”字, 把靈隱寺概況的 靜謐深沈。

︿﹏︿ 壹般寺院,前面往往張揚寬敞, 炫耀法門的氣派。 而靈隱寺隱於群峰環抱的山谷之中, 背靠雄偉的北高峰, 面朝秀美的飛來峰, 寺前壹泓清泉流過, 恍如置身於仙靈所隱之地。

︿﹏︿ 難怪蘇東坡遊靈隱, 揮毫寫出“最愛靈隱飛來孤”的詩句。 漫步恬靜的小路, 參天古樹彌漫著清幽古韻, 身邊清流潺潺,鯉魚嬉戲, 秀峰幽雅,塵意頓消, 超凡脫俗了。

︿﹏︿ 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 湖上風光說靈隱, 風光獨在冷泉間。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 駐足溪流之上,遙望千年, 文人墨客流連於此,賞景吟詩, 仿佛看見白居易、蘇東坡端坐亭上, 飲酒賦詩。 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在亭裏題聯, 妙句設問: “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 ︿﹏︿ 自然有高手應對答聯: “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

亦有: “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 我亦仗膽應對: “泉自古時冷起,峰從天外飛來。”

︿﹏︿ 靈隱寺,是佛祖定居的地方, 是“活佛濟公”的寓所。 其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混然融為壹體, 真不愧為我國錦秀河山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寒山寺 清·陸鼎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壹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邊路,青山滿目中。 石龍從作雨,江鵲尚鳴風。

市近僧難定,泉慳花不紅。 燭憐門外路,塵土暗江楓。

賦得寒山寺送別 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裏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夜泊楓橋望寒山寺 夜火疏鐘伴寂寥,十年舊夢泊楓橋。清狂不見王司理,來問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吳江正落楓,碧山古寺獨攜筇。寒空鳥下巖邊塔,殘照僧歸徑外松。

虛寂高齋無俗韻,風狂彌勒有遺蹤。扁舟卻趁寒潮去,夢裏應聞夜半鐘。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來源網絡。

3.關於寺院的古詩詞名句有哪些

1.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 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2.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李 白《夜宿山寺》

3.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 繼《楓橋夜泊》

4.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唐)王 維《過香積寺》

5.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全詩內容: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沈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壹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天寶中年為盱眙尉。後隱居鄂渚的西山。壹生沈淪失意,耿介自守,交遊無顯貴。與王昌齡有文字相酬。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煉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現存詩57首,題材較窄,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題破山寺後禪院》、《吊王將軍墓》,尤其前壹首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壹聯,廣為古今傳誦。他還有壹些優秀的邊塞詩。今存《常建詩集》三卷和《常建集》兩卷。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壹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占相當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

4.關於寺院山景詩句有哪些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與從侄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李白(唐)掛席淩蓬丘,觀濤憩樟樓。

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

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

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過香積寺》——王維(唐)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宿湖邊山寺》——顧況(唐)群峰過雨澗淙淙,松下扉扃白鶴雙。

香透經窗籠檜柏,雲生梵宇濕幡幢。蒲團僧定風過席,葦岸漁歌月墮江。

誰悟此生同寂滅,老禪慧力得心降。從流傳下來的詩詞中可以窺見,描寫寺廟山景的詩詞並不多,筆者也只知道幾首。

對很多非專業學者而言,最熟悉的大概就是第壹首詩尤其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壹聯。曾經有人評論道,《題破山寺後禪院》這首詩補全了唐詩的意境。

唐詩千萬首,獨缺壹“幽”字,此詩壹出則全矣。參考資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中國:中華書局,1984-07-01。

5.描寫寺院的景色的句子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古往今來,寺院,總是壹處能令人心靜的所在。

那個初夏的早晨,鳳凰山裏壹片新綠,不染壹絲塵埃。我坐在寺院前的石凳上,聽鐘晨悠長,木魚聲聲。

那壹刻,我真想就這樣融入氳氤的綠色裏,哪怕就是鳳凰山上的壹株草。蘇軾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如果您喜歡,就請和我壹起循著幽幽的曲徑分花拂柳,同去探訪古詩詞裏最美的寺院。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唐.白居易《遺愛寺》鳥語,花香,泉水淙淙,山色空靈,景色清新。

靜坐,聽泉,賞石,尋花,香廬峰下的遺愛寺,真是壹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清華大學教授謝思煒說,這首寫景抒情的小詩,寫得格外柔美,富有韻味。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懷才不遇,壯誌難酬,塊壘難平,唯有寄情山水,這,也是壹種美好的人生境界吧。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朝陽,竹徑,禪房,花木,鳥鳴,清潭,如此心曠神怡的境地,令人仿若置身於世外仙境壹般。常建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壹詩曾經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它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壹格的名篇。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兩句常被譽為警策之句。“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特別喜歡詩中的這兩句。

並且多次想效仿此句聯句作詩,總是不能滿意,深感遺憾。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破山寺,真是壹個令人忘俗的好去處。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唐.王維《過香積寺》據說,香積寺就在白雲繚繞的群峰中。

只是,這山中到處都是茂密的參天古木,沒有遊人行走的路徑。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古寺悠揚的鐘聲在深山裏回響。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香積寺隱藏在神秘的深山裏,壹路行走,恍若出世壹般。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日暮時分,打坐在水邊,驅除內心的雜念。

往往,人生最美的風景都在壹路上的尋尋覓覓,而結果其實真的沒有那麽重要。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6.描寫寺廟的詩句

1、《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題破山寺後禪院》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 3、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3、雲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雲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4、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遊人宿佛堂。

5、朝中措——陸遊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 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淒然。 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6、《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蝶戀花---陸遊 禹廟蘭亭今古路。壹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裏朱顏,畢竟消磨去。壹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8、《與從侄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李白 掛席淩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