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棗的出產地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葛石鎮的東雲村和黑石村。
山東寧陽大棗歷史悠久,早在宋末元初就開始種植,歷代皇帝皆視其為貢品,素有“百果之冠”的美稱。
泰安市寧陽縣葛石鎮的大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山東寧陽大棗遠近聞名,以棗大和甜出名,早在南宋時期就有文天祥為其作詩贊美寧陽棗。詩句如下:“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而在2000年寧陽被全國經濟林協會賜名“中國名特優經濟林---大棗之鄉”。
山東省寧陽縣葛石鎮的棗資源非常多,目前棗林面積約10萬畝,成熟棗樹大約100萬株,每年出產大棗約3000萬公斤。神童山下成片的萬頃棗林,春華秋實,飄香萬裏,成了壹道獨特的風景線。早在1986年就已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大棗開發生產基地”。1998年七月被山東省林業廳審批為“省級森林公園”。
擴展資料:
山東大棗的功效與作用:
山東大棗個大,肉多核小,絲長深甜,具有極好的營養及藥用價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D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糖、蛋白質、脂肪均高於其他水果。能夠滋養人體毛細血管,防止血溢病。對高血壓、肝膽病療效顯著。具有養胃健脾、益血壯神、延年益壽之功能。
其醫療價值和保健功效居群果之冠,醫學界稱之為“天然維生素丸”。1986年被衛生部評定為國家保健棗。
棗為木本多年生植物,是中藥重要用藥,有“無棗不成藥之說”,其味甘無毒,主心邪氣,安中養脾,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絡,補少氣,主攻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可和百藥,久食輕身延年。
山東棗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利於血管通暢,降低血壓,滋肝清熱、健腦安神、強身壯體,補血美容,扶正抗癌等多種功效。對肝病,血液類疾病,腎虛有顯著療效,對近百中疾病有預防的效果
百度百科-山東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