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遊 五律
有幸故宮行,觀光古殿驚。
人民真偉大,建築好傳神;
帝苑豪華造,皇家氣派傾。
輝煌中國寶,燦爛世文明。
遊故宮 七絕
紫禁城中壹線穿,
觀宮看殿百千間,
皇家氣派余驚嘆,
文物古跡曠世鮮。
故宮遊感 七絕
舊日明清帝王園,
進宮只準眾高官。
如今百姓來堂殿,
盡可遊觀國寶顏。
故宮遊感 七絕
舊日明清帝王園,
進宮只準眾高官。
如今百姓來堂殿,
盡可遊觀國寶顏。
2.描寫宮殿的詩句有哪些1、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隋宮》唐·李商隱
釋義:長安的殿閣內彌漫著壹片煙霞,楊廣還想把蕪城作為帝王之家。
2、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哀江頭》唐·杜甫
釋義:江岸的宮殿千門閉鎖,細細的柳絲和新生的水蒲為誰而綠?
3、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曲江對酒》唐·杜甫
釋義:我還不想回去,我就想守著壹江流水,就守著這座被戰爭浪費的皇家園林。
4、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唐·王維
釋義: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5、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賀新郎·賦琵琶》宋·辛棄疾
釋義:當我離開故鄉三千余裏時,樂曲聲聲述說著無限的哀怨。我回頭眺望昭陽的宮殿,只見孤雁在天邊出沒。
6、水晶宮殿飄香,群仙方按霓裳。——《清平樂·纖雲掃跡》宋·劉克莊
釋義:當仙女們在涼爽的水晶宮殿裏輕歌曼舞的時候,人世間卻正經歷炙熱酷暑之苦。
7、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唐·王維
釋義: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進輝煌的宮殿,同萬國使節向加冕懸旒的皇帝叩頭。
8、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山市》清·蒲松齡
釋義:又出現了幾十座高大的宮殿,碧綠色的琉璃瓦,飛翹的殿檐,(人們)這才明白是(出現)山市。
9、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憶秦娥·梅謝了》宋·劉克莊
釋義:前線地區防務荒疏、邊聲悄寂,金人占領的淮河以北,人煙稀少。那曾經繁華奢靡的宣和宮殿,已經衰草遍地,塵煙繚繞。
10、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憶昔二首》唐·杜甫
釋義:洛陽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吐蕃也攻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後收復兩京。
3.描寫皇宮的詞語句子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這裏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頤和園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圓明園是我國最有名的皇家園林,園中山青水綠,在中外園林史上享有盛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萬園之園”。
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寢墓群,內有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尤其是現代發掘的明定陵,規模浩大,極為壯觀。 描寫皇宮的語句: ⊙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壹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檐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壹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
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 前後出廊硬山式,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脊飾五彩琉璃龍紋及火焰珠。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徹上明造”繪以彩飾。
內陳寶座、屏風;兩側有熏爐、香亭、燭臺壹堂。殿前月臺兩角,東立日晷,西設嘉量。
眼睛:丹鳳眼、吊梢眼、三角眼、杏目、星眸、美(妙)目、宛如水(晴)光瀲灩、明眸、炯炯有神、溫柔的眼睛 笑容:笑、微笑,冷笑、大笑、陰笑、坦然壹笑、淡淡地笑、訕笑、嘲笑、哂然、失笑、淺笑、巧笑、柔聲笑道、偷笑、嗤笑、咯咯地笑 頭戴通天冠,白玉珠十二旒,垂在面前,遮住龍顏。
4.形容皇城的詩句《早入皇城贈王留守仆射》唐代:白居易津橋殘月曉沈沈,風露淒清禁署深。
城柳宮槐謾搖落,悲愁不到貴人心。《皇城中花園譏劉白賞春不及》唐代:令狐楚五鳳樓西花壹園,低枝小樹盡芳繁。
洛陽才子何曾愛,下馬貪趨廣運門。《秦婦吟》唐代:韋莊壹朝五鼓人驚起,叫嘯喧呼如竊語。
夜來探馬入皇城,昨日官軍收赤水。赤水去城壹百裏,朝若來兮暮應至。
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生喜。皆言冤憤此時銷,必謂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馬傳聲急,又道官軍全陣入。大彭小彭相顧憂,二郎四郎抱鞍泣。
沈沈數日無消息,必謂軍前已銜璧。簸旗掉劍卻來歸,又道官軍悉敗績。
《風山懷古三首》元代:孫華孫王氣中流甲馬營,殘星環繞鳳皇城。斯文自可同三代,諸老猶能語二京。
穉帝有車將白璧,太皇無艦載蒼生。祇今薄海漸聲教,***戴堯天樂太平。
《集賢池答侍中問》唐代:白居易主人晚入皇城宿,問客裴回何所須。 池月幸閑無用處,今宵能借客遊無。
5.描寫“宮殿華麗”的古詩詞有哪些1. 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
2.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3.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4. 宣和宮殿,冷煙衰草。5.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6. (出處):《賀新郎·賦琵琶》7. (作者):辛棄疾8. (原文):鳳尾龍香撥。
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
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撚,淚珠盈睫。
推手含情還卻手,壹抹《梁州》哀徹。千古事,雲飛煙滅。
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沈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9. (譯文):鳳尾琴板刻著鳳尾,龍香柏木制成彈撥。
盛唐開元間霓裳羽衣的樂曲曾經何等輝煌,但壹切都成過眼雲煙。最不幸的是潯陽江頭的詩客,亭亭畫船等待著出發,忽聽音樂聲悲悲切切。
記得王昭君出塞之時,當時黃雲彌漫看去像茫茫白雪。當我離開故鄉三千余裏時,樂曲聲聲述說著無限的哀怨。
我回頭眺望昭陽的宮殿,只見孤雁在天邊出沒。琴弦懂得人間的情意,多少幽恨無法向人述說。
征人去遼陽已經多年,如今什麽音信都沒有。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她技藝超群,將《梁州》曲演奏得哀徹雲霄。
千古事,如壹場雲飛煙滅。賀老再也沒有消息,沈香亭北的繁華也從此風光不再。
當音樂彈到這裏,真讓人傷心欲絕。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10. (出處):《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11. (作者):王維12. (原文):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13. (譯文):戴紅巾報時官手執更籌報曉,更衣官才給皇帝送上翠雲裘。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日光初照遮陽的掌扇在晃動,香煙繚繞黃袍上面繡龍飄浮。早朝結束還須為皇帝寫詔書,佩玉叮當賈至回到鳳凰池頭。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14. (出處):《曲江對酒》15. (作者):杜甫16. (原文):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縱飲久判人***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17. (譯文):我還不想回去,我就想守著壹江流水,就守著這座被戰爭浪費的皇家園林。
我想多坐壹會兒,即便時間的移動,使豪華的宮殿的位置變得朦朧難測,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楊花,它們如何爭著拋棄這個世界。黃鸝和白色鷗鳥,比賽逃離。
我也是厭世者,早已失去朝見皇帝的胃口。由於缺少異數,我縱酒,爛竽充之。
想隱居水邊,可在水濱依然是王臣。現在老了,還說什麽“事了拂衣去”。
宣和宮殿,冷煙衰草。18. (出處):《憶秦娥·梅謝了》19. (作者):劉克莊20. (原文):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
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
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21. (譯文):梅花雕謝了,北方邊塞的冰雪已經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飛去了。我要委托那北歸的大雁,請它問候壹下故都家鄉的父老。
前線地區防務荒疏、邊聲悄寂,金人占領的淮河以北,人煙稀少。那曾經繁華奢靡的宣和宮殿,已經衰草遍地,塵煙繚繞。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22. (出處):《隋宮》23. (作者):李商隱24. (原文):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25. (譯文):長安的殿閣內彌漫著壹片煙霞,楊廣還想把蕪城作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淵得到傳國的玉璽,那麽他的龍舟還會遊遍到天涯。如今隋朝的宮苑中已不見螢蟲,只有低垂的楊柳和歸巢的烏鴉。
如果楊廣在地下和陳後主相遇,有心欣賞淫逸辱國的後庭花嗎?。
6.寫宮廷的詩句 悲情的是古詩 題目作者 速求《景福東廂詩·柏寒》 年代:宋 作者: 司馬光
落落抱高節,秀出青雲端。
無言磵谷幽,自致宮廷難。
芳風襲玉宇,余露分銅盤。
不使萬年木,嘉名高歲寒。
《次韻子瞻遊甘露寺》 年代:宋 作者: 蘇轍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超然脫阛阓,穿雲撫朱欄。
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
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
壹壹渡海舶,冉冉移檣竿。
水怪時出沒,群嬉類豭羱。
幽陰自生火,青熒復誰鉆。
石頭古天險,憑恃分權瞞。
疑城曜遠目,來騎驚新觀。
聚散定王業,成毀猶月團。
金山百圍石,岌岌隨濤瀾。
猶疑漢宮廷,屹立承露盤。
狂波恣吞噬,萬古嗟獨完。
凝眸厭滉漾,繞屋行盤跚。
此寺歷今古,遺跡皆龍鸞。
孔明所坐石,牂?歷非人刊。
經霜眾草短,積雨青苔寒。
蕭翁嗜佛法,大福將力幹。
坡陁故鑊在,甲錯蒼龍蟠。
衛公秉節制,佛骨埋金棺。
長松看百尺,畫像留三嘆。
新詩語何麗,傳讀紙遂刓。
嗟我本漁釣,江湖心所安。
方為籠中閉,仰羨天際摶。
遊觀惜不與,賦詠嗟獨難。
俸祿藉升鬥,齏鹽嗜鹹酸。
何時扁舟去,不俟官長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