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端午安康的詩

關於端午安康的詩

關於端午安康的詩如下:

1、《六幺令·天中節》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裏,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2、《端午詞·內廷》晏殊。

壹壹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

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

3、《端午帖子·皇後合五首》歐陽修。

槐綠陰初合,榴繁艷欲然。

翠筒傳角黍,喜節慶年年。

4、《乙卯重五詩》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節名涵義: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註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