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部編版壹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

部編版壹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

 采用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多樣靈活的識字載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漢字表意的豐富,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部編版壹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壹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 篇1

 教案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註意兒童的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所以本學案的設計結合識字課的特點,圖文結合,將漢字學習與認識事物建立聯系,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探究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對子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妳們知道嗎?古代有壹個叫陳文傑的人,他非常聰明,因為對對子對得好而當上了欽差。妳們想不想像他壹樣來對對子?那老師就出兩個滿足妳們的願望。天對(地),黑對(白),花對(樹)。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對子對得真不錯。今天,我們來學壹首兒歌《對韻歌》。(板書課文題目:對韻歌。)

 設計意圖:壹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課前布置孩子動手搜集生活中的資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為新課做鋪墊,有著壹舉多得的作用。

 二、識字教學,圖文結合

 1.試讀對韻歌,並交流在試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2.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畫本課的生字,不會的請教同桌或老師。

 3.指生讀課文,糾正朗讀不正確的字音。

 4.指導學生學習“對”字。

 (1)屏顯第壹句,指生朗讀。

 (2)出示“對”字。個別讀,齊讀。

 (3)認識“對”字的部首,指導書空。

 (4)啟發學生說壹說“對”的反義詞。

 5.指導學習“雲”“山”“蟲”。

 (1)出示壹組圖片(大屏幕出示圖片:圖上有雲、山、蟲),讓學生猜壹猜這是文中的哪壹句?不知道的可以看壹看課文。

 (2)學生匯報這是哪壹句,並齊讀。

 (3)交流畫了哪幾個生字。

 (4)指生領讀這三個生字。重點指導“雲”和“蟲”。

 (5)學習“雲”和“蟲”的字理。

 ①激趣:這幾個字妳們都已經認識了,這幾個字還非常有趣呢!大家認真觀察,看看它們是怎樣變來的。(屏幕出示“雲”和“蟲”的字理演變圖)

 ②學生發表感想。

 ③小結:古人特別聰明,根據物體的某壹部分的特點,壹點點寫出了漢字,漢字多有趣呀!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學到更多的漢字知識呢!

 (6)給“雲”和“蟲”兩個字擴詞。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個別讀,齊讀。

 6.指導學習“雨”“風”“花”“鳥”。

 7.理解詞語。

 (1)出示最後壹句,指生朗讀。

 (2)去掉“對”字,再指生朗讀。教師相機出示成語:山清水秀、桃紅柳綠。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課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

 ②學生交流欣賞感受。教師啟發:當妳看到類似這樣的美景時就可以說“山清水秀”。

 ③介紹家鄉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紅柳綠”。

 ①出示圖片,看圖片讀詞。

 ②說壹說:(  )的桃花,(  )的柳樹。

 ③齊讀最後壹行。去掉“對”字再讀。

 ④個別讀,齊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重視突出識字教學。教師出示美麗的圖片,並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巧妙地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學習的枯燥,使教學變化靈活,生動活潑。

 三、加強鞏固,寫字教學

 1.開火車讀生字。

 2.讀成語:山清水秀、桃紅柳綠。

 3.讀要求寫的生字。

 4.指導書寫。

 (1)認真觀察,思考:怎樣才可以把這三個字寫得更漂亮?

 (2)交流寫這三個字的小竅門。

 (3)交流書寫時需要同學們註意的地方。教師相機強調三個新筆畫。“雲”字第三筆是“撇折”;“蟲”字的第五筆是“提”;“山”的第二筆是“豎折”。

 (4)教師範寫,學生觀察。

 (5)學生練寫,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第壹、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練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所以在起始階段,必須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反復誦讀,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對韻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對讀等。

 2.男女生對讀。

 3.師生對讀。

 4.***同拍手讀,能背下來的可以不看書。

 5.小結:對韻歌這種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同元曲漢賦、唐詩宋詞壹樣,散發著中華民族的無窮魅力,讓我們踏上對韻的快車遠航吧!

 6.出示壹些對子,試著壹起拍手讀壹讀。

 7.匯報朗讀。

 8.小結。

 設計意圖:語文知識的學習貴在“積澱”。學生在壹壹對應的對韻吟誦中,再壹次鞏固識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識字的任務,又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體會對韻歌的韻律美,體驗事物之間對應的奇妙感覺,促進積累。拓展的課外對子,更能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文化積澱。

 教學反思:

 1.采用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多樣靈活的識字載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漢字表意的豐富,提高了識字效率,紮實有效地完成識字任務。

 2.多種形式、紮實有效的.讀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壹次次讀書、壹次次交流中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上,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3.去“對”字,把“山清水秀”“柳綠桃紅”變成新的創新形式。這不但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詞義,而且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學生積累成語、誦讀成語的興趣,可謂壹舉多得。

部編版壹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看圖聯想、字理識字等方法,認識“對、雲、雨、風、花、鳥、蟲”7 個生字。

 2.會寫“蟲、雲、山”3 個生字和提、撇折、豎折3 個基本筆畫。

 3.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合作、闖關等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初步感受對子的韻律和趣味。

 教學重難點:

 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等方法,識記生字。初步感受對子的韻律和趣味。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構想:

 《對韻歌》是壹篇韻文,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課文以淡淡的傳統中國水墨畫為背景插圖,由山、雲、綠柳、桃花等元素構成,文對畫,畫對文,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聯系生活經驗, 體會韻文的“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詩情畫意。本課句式短小、簡單押韻、瑯瑯上口,有利於學生語感的形成,也有利於培養他們識字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註意兒童的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教學中, 要引導學生結合識字課的特點,圖文結合,將漢字學習與認識事物建立聯系,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探究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朗讀中, 引導學生感受對子間的對應關系,通過拍手讀、師生對讀、闖關遊戲等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漢語言的音韻美以及韻歌呈現的意境美。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板塊壹借助遊戲,感受對子趣味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妳們上小學已經兩個多星期了,都結交了哪些好朋友呢? 誰願意大聲地說出妳的好朋友的名字?

 2.借助遊戲,初識“對子” 。

 (1)認識“對”字。

 壹對對好朋友,每天在學校裏,壹起生活, 壹起學習, 多開心哪!(出示生字卡片: 對)再來讀壹讀:對。妳能給“對”字找好朋友嗎?

 (2)漢字“對對碰”遊戲。

 漢字寶寶也想找好朋友,能幫幫它們嗎? (出示生字卡片: 天、地、上、下、日、月等)我們壹起來玩漢字“對對碰”遊戲吧。提示:可以回憶背誦《金木水火土》。

 例:教師引說:天對什麽?學生答:天對地。

 提示:可以請學生翻看語文書上學過的內容去找對子, 也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對對子。

 3.小結揭題。

 像這樣給漢字寶寶配對的遊戲,古人取了壹個很好聽的名字———對對子。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對韻歌。這裏頭就藏著好多對子,等著我們去發現哦!

 板塊二字理激趣,圖文聯想識記

 1.學習“雲”

 (1 )出示象形字“雲”的甲骨文圖片, 猜壹猜漢字。教師解說: 生字“雲”字上面的兩橫就是雲層,下面的部分就像連在壹起的雲朵。讀準“雲”字。

 (2)借助圖片,拓展“雲”詞匯。

 妳見過什麽顏色的雲朵寶寶? 出示雲朵的圖片。(組詞:白雲、烏雲、彩雲)

 2.學習“雨”

 出示雨圖和“雨”字。看看“雨”這個字,上面是壹條長橫,表示天空,裏面有許多小雨點呢!誰來讀讀這個字?帶著大家讀讀。

 季節聯結生活感受:春天下的雨,叫春雨。秋天下的雨,叫秋雨。冬天下的雨,叫冬雨。妳還見過什麽雨? (組詞: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

 3.學習“雪”

 出示雪圖和“雪”字。冬天到了,瞧,這是什麽?妳能給雪找找朋友嗎?

 4.學習“風”

 對比“風”的古今漢字,讓學生觀察聯想, 中間的撇和點就像刮風的情景。

 聯系四季和生活感受,發散思維,學習識記“風、雨”,積累詞語。

 出示季節圖片:春天吹來的風,叫春風;夏天吹來的風,叫夏風; 秋天吹來的風, 叫秋風;冬天吹來的風,叫冬風。生活中還有不同方向刮來的風呢? (組詞:東風、南風、北風……)

 總結:“雲、 雨、風、雪”都是自然現象。

 5.學習“花、鳥、蟲” 。

 (1)欣賞北京兒歌《打花巴掌》,提問:兒歌中提到了哪些花?

 兒歌節選:打花巴掌的,壹月壹,我們從小愛學習。提著籃子去采花, 茉莉花呀海棠花, 江西臘那個野菊花,采朵玫瑰花呀,采朵牡丹花牡丹花。

 (2)妳還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生活中妳見過哪些樣子像花的東西?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組詞:玫瑰花、荷花、桂花、菊花;浪花、雪花、火花、禮花……

 (3)出示“鳥”圖片,提示:古代的“鳥”字就是照鳥的樣子畫的,後來才變成了現在的“鳥”的樣子,多有趣啊!提醒識記“鳥”中間的壹點好像它的眼睛。

 說說“鳥”字有哪些朋友: 小鳥、大鳥、花鳥、飛鳥、啄木鳥;出示圖片, 認壹認小鳥的家: 鳥巢、鳥窩、鳥籠。

 (4)出示甲骨文,猜漢字“蟲” 。

 由於“蟲”字的本義是蛇,可以依次出示從甲骨文到楷書的“蟲”字,讓學生感受“蟲”字的字形演變過程。

 教師解說: “蟲”這個字,非常特別。在古代,蟲代表蛇的意思。妳們看,三角形的部位代表蛇的頭部,下面的線條是蛇的身體。古人還用“蟲”代表不同的事物呢。他們把老虎叫做“大蟲” ,把蛇叫做“長蟲”。“蟲”字還有更有趣的用法呢。咱們班裏愛看書的小朋友, 我們可以叫他“書蟲”;愛偷懶的, 就叫“懶蟲”;愛上網的, 就叫“網蟲” 。還有,壹直流鼻涕的,就叫“鼻涕蟲”。

 板塊 規範書寫,感受漢字美

 學習“雲、蟲”書寫。

 (1)壹課壹得,學習新筆畫。

 “雲”:第三筆是“撇折”。下筆重,轉折處頓筆,折時要稍稍上斜。

 念兒歌識記撇折:撇折似粽角,折畫略上斜。

 “蟲”:第五筆是“提”。下筆重,提筆輕,從左往右寫。

 念兒歌識記提:小小提畫右上斜,好似踢球快而穩,頭重尾輕有尖腳。

 (2)重示範、抓基礎。

 活動設計:老師範寫,學生觀察漢字的書寫筆順,說清楚筆畫名稱,練習書空。

 要點:

 雲——上下橫,壹短壹長,撇折從下橫的中心點起筆,與最後壹筆點,呈三角形狀。

 蟲——豎寫在豎中線上, “口”的字形要寫得扁壹些。

 (3)學習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練習筆畫書寫到位。

 活動設計:火眼金睛。比壹比誰的眼睛最亮, 能看清楚每壹個筆畫在田字格上的位置, 說壹說。

 (4)書寫評價:教師巡視,抽取學生的寫字本,集中講評。

 活動設計:笑臉活動。同桌交換檢查,如果要為對方端正的字跡點贊, 則送同學壹張笑臉貼紙。

 第二課時

 板塊 誦讀對子,感受韻文的節奏和韻律

 1.整體誦讀韻文。

 活動設計:教師範讀,落實聽的要求——小眼睛,看書本;壹字壹句,聽清楚。

 (1)學生跟讀:正音,落實讀的要求——雙手捧書拿穩當,字字句句大聲讀。

 要點:“風、蟲”的讀音易錯,要特別註意。

 (2)自由讀、開火車讀。壹人讀壹句,讀正確、讀流暢。

 2.讀中品味單字對和雙字對。

 (1)師生合作讀。指導朗讀停頓,“對”要讀得輕,對應的事物名稱略讀得重點。男女生互對。妳們發現對子有什麽秘密? 要點:字數對應;同壹類事物對應。

 (2)根據同壹類別組新詞,開火車讀壹讀。出示:雲雨、風雪、花鳥、山清水秀、柳綠桃紅。

 (3)指圖找對,拆分讀。找壹找,書上圖片中藏著哪些對子?

 “山清、水秀、柳綠、桃紅”可以拆分成:山對水、柳對桃、清對秀、綠對紅。

 (4)配樂感受韻文的節奏。

 配上兩種不同節奏的曲子,可以快節奏讀,讀出韻味;也可以慢節奏讀, 邊讀邊賞圖, 讀出美感來。

 板塊 背誦韻文,積累語言活運用

 1.誦讀入境,闖關遊戲,強化記憶。

 活動設計;

 闖關遊戲壹:最強記憶。圖文提示,學生用生字卡片玩韻文的填字遊戲。

 闖關遊戲二:對答如流。

 步驟壹:老師隨機選取其中壹句,問:雪對什麽? 生回答:雪對風。

 步驟二:請學生當小老師上臺考同學。

 步驟三:同桌互當小考官。

 闖關遊戲三:小小誦讀家。請學生上臺挑戰配樂背誦,其他學生當小評委。

 2.遷移運用,嘗試找對子,對對子。

 (1)出示課文《金木水火土》,請學生拍手讀,再在文中圈出單字對。

 (2)出示《笠翁對韻》節選,找壹找其中的單字對和雙子對: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3)教師分享有關對聯的小故事,激發學習興趣。

 (4)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和學習經驗,嘗試自己對對子。

 活動設計:對對樂園遊戲。

 多對( ) 鳥對( ) 晴對( )

 女對( ) 星對( ) 來對( )

 板塊 規範書寫,感受漢字美

 (1)復習“雲、蟲”書寫。

 (1)壹課壹得,學習新筆畫。

 “山”:第二筆是“豎折”。短豎後稍加停頓再寫長橫。

 念兒歌識記豎折:小小豎折力氣大,折畫稍稍向上斜。

 (2)重示範、抓基礎。

 活動設計:老師範寫,學生觀察漢字的書寫筆順,說清楚筆畫名稱,練習書空。

 要點:山——中間的豎最長,豎折的豎最短,第三豎要出頭。三豎間等距。

 (3)學習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練習筆畫書寫到位。

 活動設計:火眼金睛。比壹比誰的眼睛最亮, 能看清楚每壹個筆畫在田字格上的位置, 說壹說。

 (4)書寫評價:教師巡視,抽取學生的寫字本,集中講評。

 活動設計:笑臉活動。同桌交換檢查,如果要為對方端正的字跡點贊, 則送同學壹張笑臉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