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憫農二首》
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字詞註釋:
⑴憫:憐憫。這裏有同情的意思。
⑵粟:泛指谷類。
⑶秋收:壹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⑷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⑸猶:仍然。
翻譯:
春天播種下壹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壹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揭露的是四海之內,已無閑田,但是種地的農夫仍然餓死,為啥?就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剝削,每年要交無數的稅賦啊,農民哪有存量!展現了封建主義剝削者對被剝削者的欺壓,揭露了封建主義統治階級的罪惡嘴臉。
本文出自李紳的《憫農·其壹》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意思就是:春天種下壹粒谷種,秋天收獲成千上萬的谷子.全國各地都沒有空閑荒蕪的田地,可是仍然有農民被餓死.
說的是統治階級對農民階級無情的剝削
猶:還是。
徒:空。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揭露的是什麽地主等對農民的剝削,即使沒有閑置的土地,農民仍然沒有糧食可以吃,因為糧食都供給了地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中的猶是什麽意思表面的意思是說:全國上下都沒有荒廢空曠的田了,但是農民還是會餓死。內在的意思就是表明當時社會苛捐雜稅繁冗。農夫們上交的糧食太多,以至於不能吃飽飯。
猶:仍然;還是。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滿天下並沒有閑置的土地(都種了莊稼),農夫卻照樣還是被餓死。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中的“猶”,是“仍舊”、“還是”、“依舊”的意思。
翻譯:
天下沒有壹塊地是荒蕪的,但種田的人仍舊餓死無數。
這是唐代詩人李紳的 《憫農二首》中的詩句。
“仍然”、“還是”。
全國上下都沒有荒廢空曠的田了,但是農民還是會餓死.內在的意思就是表明當時社會苛捐雜稅繁冗.農夫們上交的糧食太多,以至於不能吃飽飯.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原因朝廷征重稅,收獲的糧食都被官吏們剝削了——
[簡析]
這是壹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壹、二句“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壹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壹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壹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