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平靜淡泊的詩句

關於平靜淡泊的詩句

1. 關於向往安靜淡泊的古詩有哪些

1.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2.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月夜》

釋義: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妳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3.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釋義: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4.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釋義: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5.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6.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雨過山村》

7.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8.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9.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10.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王勃《春莊》

參考資料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

2. 關於向往安靜淡泊的古詩

給妳說幾個經典的。

1.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全詩為:

《終南別業》

2.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3.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4. 采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誤落 壹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6.

3. 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

(壹)陶淵明《飲酒》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 析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凈化,或者說,能夠超脫於現實之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就是講這個道理。“結廬在人境”是說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車馬喧”指人世間各種煩人的塵雜,也是世人為富貴榮華而奔競的形象寫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心遠”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壹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於塵世之外了。詩人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壹切都顯得和融淳凈;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壹體了。 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悟;從廬山壹帶傍晚的自然環境說,壹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詩人的悠然情懷與眼前的自然氣象,都合於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會妙合了。

(二 ) 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裏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裏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評 析

此詩是描寫陶淵明勞動生活的代表作。雖寫勞動,其主旨卻並非寫勞作之艱辛,而是表現壹種審美情趣。試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壹幅何等美妙的荷鋤夜歸圖。艱辛自是艱辛,詩人也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呀!後兩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詩全篇的眼線,是透露詩人心緒之所在。

(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壹首詠雪寄情詩。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壹只飛鳥;找遍萬條路,不見壹個行人。只有孤零零的壹條小船上,坐著壹位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獨自冒著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

《江雪》的深層意蘊,寄托了壹種傲然獨立,清竣高潔的人格理想。詩人曾參與過政治革新,但改革失敗後,受到排斥,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內心的孤獨,便通過環境描寫反映出來。當時的政治環境就象詩中所說的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壹樣,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但詩人不屈服於壓力,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獨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釣的漁翁。

寒江獨釣的畫面和深刻的含義使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詩意美。

(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有如壹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麽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竹林裏傳來了壹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壹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壹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壹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4. 形容淡泊的詩詞

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宋·朱熹)淡薄名利的詩句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宋·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

壹杯洗滌無余,萬事消磨運遠,浮名薄利休羨(宋·趙師俠)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誠)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詠雲〉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蘇軾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鄭板橋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黃庭堅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白居易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怒

阮籍

薄椎鑒明月,清風吹我尋仙襟

嵇康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書摘

陶鑄同誌有壹句著名詩句:"心底無私天地寬".

劉禹錫的《陋室銘》原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淡泊名利的詩句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