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詩詞如下:
1、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劉禹錫
牡丹是中國特產的名花,春末開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後時始從汾晉移植於京城,玄宗時猶視為珍品。至貞元、元和年間欣賞牡丹已成為京城裏的風氣。唐代有不少詩人寫詠牡丹的詩,劉禹錫這首《賞牡丹》稱得上是這類詩的壓卷之作。
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以芍藥“妖無格”的和芙蕖“凈少情”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其中也蘊含了詩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全詩用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寫出了當年牡丹花盛開能引起京城轟動的巨大效應。
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相思》王維
是壹首表達對遠方愛人的思念之情的詩歌。紅豆是壹種產於南方的植物,有著濃郁的相思寓意。詩人以紅豆為喻,描述了自己對愛人的深情和期盼。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愛情的象征。
詩人希望紅豆能在春天發出幾枝新芽,寄托了自己對愛人重逢的渴望。這個詩句運用了象征和寄托的手法,將紅豆和相思聯系起來,簡潔而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思念之情。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如夢令》李清照
是壹首抒發對故鄉和亡夫的懷念之情的詩歌。牡丹是壹種華美而高貴的花卉,有著國色天香之稱。白玉盤是壹種精致而昂貴的器皿,用來盛放牡丹花瓣。
紅樓是壹種富麗而豪華的建築,常見於宮廷或貴族之家。詩人借用牡丹、白玉盤、紅樓等物象,描繪了自己曾經生活過的故鄉景色,也暗示了自己曾經享受過的榮華富貴。然而,這些美好都已經成為過去,如今只能隔水望春寒,感受到春天帶來的寒意和淒涼。
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國風·周南·桃夭》王安憶
是壹首歌頌少女美貌和愛情甜蜜的詩歌。桃是壹種早春開花的果樹,有著艷麗的花色和香甜的果味。夭夭是壹種形容花草茂盛的聲音,也有著年輕美好的含義。灼灼是壹種形容花色鮮艷的聲音,也有著光彩照人的含義。
詩人以桃花為喻,贊美了少女的容貌和氣質,也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向往和滿足。這個詩句運用了擬聲和比喻的手法,將桃花和少女聯系起來,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地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贊頌。
5、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秋興八首·其壹》杜甫
是壹首抒發對時局動蕩和民生困苦的憂憤之情的詩歌。菊花是壹種秋天開花的植物,有著不畏寒霜的品格。殘是壹種形容花朵雕零的詞語,也有著衰敗消亡的含義。滿地傷是壹種形容景物淒慘的詞語,也有著心痛悲哀的含義。
詩人以菊花為喻,描述了自己所見到的戰亂導致的荒涼景象,也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百姓的同情和憤慨。這個詩句運用了象征和借代的手法,將菊花和國運聯系起來,簡明而深沈地表達了詩人對秋天和時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