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幾個問題,

幾個問題,

1.陳雲誥 字紫綸

陳雲誥(清),璜子,字紫綸。直隸易州人。光緒時進士。官至弼德院參議。善書法。

他詩句裏說的人是李白。

----------------------------

2.西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西遊記》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鮮明生動的神話藝術形象。這在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除了孫悟空外,豬八戒的形象也頗值得註意。他具有行動莽撞、好吃懶做等特點,是豬性和人性的結合體。自然,豬八戒也有些長處,如能吃苦耐勞,在妖魔面前從不屈服。但他的毛病特別多,比如貪戀女色,好占小便宜,遇到困難就產生動搖。豬八戒的缺點,體現了某些人類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點,讀起來讓人覺得特別親切。

唐僧是壹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壹心想成正果,持戒精進,因此對於財利的籠絡、美色的誘惑和權勢的引誘都毫不動心。作為壹個和尚,他品性仁善,有時相當富於同情心。然而在性格方面,他幾乎是孫悟空的對立面。他懦弱膽小,愛聽讒言,是非不分,昏庸糊塗,反映了諸多的人性弱點。他聽信讒言幾乎到了冥頑不靈的程度。第五十六回因悟空誅草寇,唐僧是非不分,反而懲罰徒弟:“口中念起緊箍咒來,把個行者勒得耳紅面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只教:‘莫念!莫念!’那長老念彀有十余遍,還不住口。行者翻筋鬥,豎蜻蜓,疼痛難禁。”顯得十分殘酷無情。

妖魔也是《西遊記》重要的藝術形象。妖魔有許多種類:第壹類毒性和邪性之魔,如蜘蛛精、蠍子精(琵琶精)和蜈蚣精(千目怪);車遲國的虎力、鹿力、羊力等,毀佛滅法,也屬此類。他們多被除掉。另壹類則懂得修行的妖魔,如黑風洞的熊精,火雲洞的紅孩兒。他們最終都入了仙籍。再有壹類是以神為魔,如黃袍老怪以及佛陀、老君、菩薩、天尊的侍童與坐騎等。最後,他們紛紛被捉拿歸位。這些妖魔都是取經人的敵人,或是要食唐僧肉,或是要惑唐僧心,總之是設置障礙阻止他們前往西天取經。有些妖魔寫得很有個性,如白骨精的狡猾,紅孩兒的任性,牛魔王好色而喜新厭舊等等,非常生動。這些藝術形象組成了壹個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表現出作者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第二,《西遊記》中,善意的嘲笑和辛辣的諷刺結合起來,寄予了作者對於筆底世界的鮮明愛憎。孫悟空是作者大力歌頌的正面人物,但對他“秉性高傲”的缺點,作者也不失時機底加以嘲諷。例如“二借芭蕉扇”時,寫他沒有學到縮小扇子的口訣,致使壹位身高不滿三尺的漢子,竟趾高氣揚地扛著壹把丈二尺長的大扇。這就善意地譏諷了孫猴子的自滿。豬八戒雖然也是正面人物,但作者對他身上的缺點毫不留情。第七十五回寫獅駝嶺洞窟中的三個魔王,有所謂進入其中就會化成膿的所謂陰陽二氣瓶的寶物。孫悟空被吞了進去,使八戒感到非常絕望,向沙悟凈說道:

“妳拿將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開了,各人散火:妳往流沙河,還去吃人;我往高老莊,看看我渾家。將白馬買了,與師父買個壽器送終。”

豬八戒動不動就吵著分行李,回高老莊做女婿。作者嘲諷了豬八戒胸無大誌、易於動搖、好占便宜的性格。

第三,《西遊記》的結構相當完整。《西遊記》以取經人物的活動為中心,逐次展開情節。“大鬧天宮”首先介紹了取經人物孫悟空,又埋伏下他後來取經的命運;“江流兒”的故事交代唐僧出世和取經緣起;九九八十壹難所包含的四十壹個小故事也都通過僧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系,壹波未平壹波又起地展示出來。各個小故事都相對獨立,錯落有致,而又因果分明。如從紅孩兒的被擒到三借芭蕉扇,引出羅剎女被遺棄、牛魔赴宴等情節。還有佛祖給觀音三個神箍以及老黿馱經落水的伏筆,都顯示了作者對結構布局的匠心。

第四,《西遊記》的語言韻散結合,汲取了民間說唱和方言口語的精華。敵我交鋒,經常用韻語各自表明身分;交手後,又以此渲染氣氛的熾烈和緊張。在人物對話中,白話的簡單明確和方言的生動活潑相互融匯。如運用了“不當人子”、“活達”、“了帳”、“囫圇吞”、“壹骨辣”這些方言詞語,行文十分活潑。作者寫人物往往寥寥幾筆便神采煥發,揭示出微妙的心理活動。如豬八戒吃人參果、獅陀國三妖設謀、孫悟空以金箍棒指揮風雲雷電的描寫,都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才能。

-------------------------------

如果妳能使壹個水果快樂,請不用自己的手隨意丟棄它,那麽它也會使妳快樂,在妳饑餓的時候送上食物的甘甜。

[呵呵,文化不好,句子壹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