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諸葛亮的空城記詩句

關於諸葛亮的空城記詩句

1. 關於諸葛亮的詩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襄陽城西二十裏,壹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裏;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裏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壹聲長嘯安天下。

壹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鹹陽,二百年前幾斷絕。

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傑.

2. 有關諸葛亮的對聯 詩句 俗語 成語 名言 故事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縱

三個臭皮匠,頂壹個諸葛亮.

壹個諸葛亮,穩做中心帳,排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鞠躬盡瘁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裏糊塗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壹詩絕千古,兩表撼後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驚。

征戰耐五將,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獲功,名成八陣圖。蓋世無雙

如魚得水

思賢如渴

七擒七縱

龍盤虎踞

空城計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廣益

淡泊明誌

茍全性命

伏龍鳳雛

漢賊不兩立

儉以養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輕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草船借箭

3. 求、關於諸葛亮的成語、俗語、詩句各壹

成語 蓋世無雙 如魚得水 思賢如渴 七擒七縱 龍盤虎踞 空城計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廣益 淡泊明誌 茍全性命 伏龍鳳雛 漢賊不兩立 儉以養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輕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草船借箭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縱 俗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事後諸葛亮 七擒七縱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裏之外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不出茅廬 知三分天下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關於諸葛亮的歇後語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要醜妻——為事業著想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劉備三上臥龍崗——就是請妳這個諸葛亮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壹樣 回答者:飄雪穿雲掌 - 助理 二級 10-20 20:54 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唱空城計——急辦法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放孟獲——欲擒故縱 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開口——盡是計謀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諸葛亮要醜奏——為事業著想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己 諸葛亮用空城計——迫不得己 諸葛亮戰群儒——全憑壹張嘴 諸葛亮戰群儒——全仗嘴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治蜀——順應民心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頭 諸葛亮住茅廬——懷才不遇 諸葛亮做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玩狗——聰明壹世糊塗壹時 諸葛亮要醜妻——為事業著想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孔明會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幹的 孔明加子龍——智勇雙全 孔明誇諸葛——自誇 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孔明練琴——老生常談 “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裏之外”可不是諸葛亮的典故,是始於劉邦對張良的評價。 詩句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4. 諸葛亮用空城記的時候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壹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壹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裏。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壹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麽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壹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壹個書童,手裏拿著拂塵。城門裏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麽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壹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5. 孔明巧施空城計中壹些句子的體會

假的,大約馬謖丟了街亭,戰略要地壹丟,司馬懿率領10萬大軍沖到了諸葛亮的城下。諸葛亮當時已經沒有軍隊了,只有運糧的壹些老弱殘兵,他就把四門大開,派幾個老奴在城門口掃地,自己在城樓上焚香彈琴。司馬懿壹見,疑心頓起,以為諸葛亮有伏兵,聽了壹會琴,說琴音裏殺氣騰騰,於是撤軍。

易中天說過,當時司馬懿根本就不在西北戰場,而且處理這種情況的辦法,最好就是派出大量偵察兵進去偵查,派狙擊手把諸葛亮射死,反正不做調查就撤兵是不對的。

空城計是有的,但是不是諸葛亮而是曹操,呂布派兵來打,曹操當時軍隊到外面征糧去了,曹操只好把家屬宮女全派上城頭歌舞,呂布壹看,不對頭。再看城外樹林黑乎乎的,當心有伏兵,就撤退了。

空城計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是不能給對方偵查的條件,也不能給對方偵查的時間,曹操的疑兵是在城外樹林,這就沒給呂布偵查的余地,因為樹林裏如果是騎兵的話,壹個沖鋒就過來了,根本來不及逃跑,羅貫中編造的那個計策顯然就不行了。真實的戰役顯然比軍事票友編的更合理。

再比如連環計,羅貫中編的連環計,其實是根據朱元璋火燒陳友諒來的,因為三國那時候的真實戰局,他也不知道。但是這招也不壹定絕對奏效,南宋崖山戰役的時候,宋朝軍隊也是用連環計的,他們用陶土抹船身,就防止了火攻,可見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