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出自何處?

詩,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出自何處?

“詩,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解釋是詩可以激發情誌,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出處:出自孔子的《詩三百》。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原文釋義:孔子說:“同學們怎麽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情誌,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對詩歌社會作用最高度的贊頌。現代詩歌批評所津津樂道的認識、教育、審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這段話裏實際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們在《季氏》篇裏已經說過的那樣,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簡直就是壹部無所不包的百科全書。所以,聖人不僅以詩禮傳家,要求兒子孔鯉學詩學禮,而且在這裏又壹次號召所有的學生都好好地去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