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戰國紅的詩句
戰國關於秦的詩句 1.關於秦王滅六國的詩句
以下這些也不是詩句,不知道能不能幫到妳^^還是看看吧,或許有用《六國論》蘇洵版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壹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直然。
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
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邵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利用人才奮發圖強,也不失為壹計。
《六國論》 蘇軾 春秋之末,至於戰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自謀。其謀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
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不可勝數。越王勾踐有君子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俠奸人六萬家於薛,齊稷下談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無數,下至秦、漢之間,張耳、陳余號多士,賓客廝養皆天下俊傑,而田橫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見於傳記者如此。度其余當倍官吏而半農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養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蘇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國之有奸,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螫也。
區處條別,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於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辯、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傑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人,皆役人以自養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之。
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法,使出於壹:三代以上出於學,戰國至秦出於客,漢以後出於郡縣,魏晉以來出於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於科舉。
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壹叛者;以凡民之秀傑者,多以客養之,不失職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並天下,則以客為無用。
於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傑,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於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於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於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縱百萬虎狼於山林而饑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傑宜無幾;而代相陳豨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客。
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於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 《六國論》蘇轍版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 裏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
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 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 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 心之疾也。
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範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 之剛、壽,而範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 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
而秦之 攻燕、。
2.求秦國的詩詞歌賦(或戰國時代的,不要情情愛愛悲悲戚戚那種)
樓主真有想法,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
關於秦風的所有內容,可以參考。
3.關於春秋戰國的古詩大全
《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周室衰微不***匡,幹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壹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壹目羅中得,豈可空張壹目羅。《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攻城來下惜先分,壹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壹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社鼠穿墻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聖君。《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壹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雲亡國亦亡。《春秋戰國門再吟》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走敵存亡義有余,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觀春秋吟》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無時不戰爭。
滅國伐人雖恐後,尋盟報役未嘗寧。晉齊命令炎如火,文武資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壹片,萬年千載若丹青。《次韻答席蕃秀才論春秋》年代: 宋 作者: 項安世 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東泗浮。
中間代霸若桃梗,列國聚散同夫不。史編斷爛雜蟲鼠,野記紛綸充馬牛。
驚雷破聵目開瞽,上起蔑歃終麟遊。玄船書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歐。
不同辭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妍皮醜骨區萬態,大川小港條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聲亂已復還邾鄒。崛興啖趙倚天斧,嗣有陳胡橫海舟。
群言壹劃露初意,後學平濟無千尤。當時豈為題目計,此日寢成場屋流。
橫穿異義作同體,立取貴綬驅雄騶。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學多聲猷。
得來三歡出詩本,昉此壹笑同茶甌。願披壹十九萬字,與子斟酌更獻詶。
《詠史上·戰國》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千秋萬古定於壹,豈有乾坤屬虎狼。六印蘇秦壽如石,山東終作壹阿房。
《戰國吟》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七國之時尚戰爭,威強智詐壹齊行。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朝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範雎謝相何心情,蔡澤入秦何依憑。
始皇奮袂天下寧,二世乞為氓不能。三千賓客憤未平,百二山河漢已興。
所存舊物惟空名,殘陽衰草山川形。都似壹場春夢過,自余惡足語威獰。
《春秋戰國門百裏奚》年代: 唐 作者: 周曇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4.壹切關於“秦”的典故和成語、詩句等
秦
Qín
名
(會意。從禾,從舂省。本義:禾名。假借為專名用字)
[1]秦,部落名。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後代
秦,伯益之後所封國。——《說文》。朱駿聲曰:「地宜禾,在今甘肅秦州清水縣。」
[2]古國名。秦襄公始立國,孝公時,成為戰國七雄之壹,定都鹹陽
[3]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國(在今陜西甘肅壹帶)統壹全中國後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中央集權的朝代
秦王不說。——《戰國策·魏策》
秦滅韓亡魏。
秦王色撓。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遙遠,互不相關);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權)
[4]漢時西域諸國沿稱中國為秦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樂府詩選》
又如:秦人(秦代統壹後,北方與西方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為秦人);秦地(漢時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呼)
[5]古地區名指今陜西省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為秦國地,故名。如:秦聲(陜、甘壹帶的戲曲音樂);秦川(古地區名。在今陜,甘秦嶺以北地區);秦弓(指古時秦地所產的弓);秦客(秦地來的人)
[6]陜西省的簡稱。如: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中(古地區名。指今陜西中部平原地區)
[7]通「螓」。蟬的壹種。螓首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簡釋〗====
秦
qin2(ㄑㄧㄣˊ)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壹帶:朝~暮楚。~晉之好。~樓楚館(舊時指妓院)。
[2]中國朝代名:~代。~鏡高懸(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亦稱「明鏡高懸」)。
[3]中國陜西省的別稱。
關於戰國紅的詩句 1. 關於石頭的詩句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於謙 《石灰吟》
意為: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裏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
2、愛此壹拳石,玲瓏出自然。—— 曹雪芹《題自畫石 》
意為:喜愛這壹拳石頭,生得自然靈動、七竅玲瓏。
3、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杜甫《八陣圖》
意為: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4、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劉方平《望夫石》
意為:佳偶良人成了壹座座古石,苔蘚除去了又長,花開了又敗。
5、青石壹兩片,白蓮三四枝。——白居易《蓮石》
意為:在水中有壹座兩座碧綠的石頭,白蓮也開了三四朵。
2. 關於達摩的詩句
贈蜀僧閭丘師兄(杜甫)
大師銅梁秀,籍籍名家孫。嗚呼先博士,炳靈精氣奔。
惟昔武皇後,臨軒禦乾坤。多士盡儒冠,墨客藹雲屯。
當時上紫殿,不獨卿相尊。世傳閭丘筆,峻極逾昆侖。
鳳藏丹霄暮,龍去白水渾。青熒雪嶺東,碑碣舊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價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絕與誰論。
吾祖詩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夾日月,歲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闊,豈能達詞門。窮愁壹揮淚,相遇即諸昆。
我住錦官城,兄居祇樹園。地近慰旅愁,往來當丘樊。
天涯歇滯雨,粳稻臥不翻。漂然薄遊倦,始與道侶敦。
景晏步修廊,而無車馬喧。夜闌接軟語,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驅車爭奪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濁水源。
寄題江外草堂(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嗜酒愛風竹,蔔居必林泉。
遭亂到蜀江,臥屙遣所便。誅茅初壹畝,廣地方連延。
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臺亭隨高下,敞豁當清川。雖有會心侶,數能同釣船。
幹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蛟龍無定窟,黃鵠摩蒼天。
古來達士誌,寧受外物牽。顧惟魯鈍姿,豈識悔吝先。
偶攜老妻去,慘淡淩風煙。事跡無固必,幽貞愧雙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霜骨不甚長,永為鄰裏憐。
3. 關於“風浪”的詩句有哪些
1、長幹曲四首(壹作江南曲)
唐代: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自小不相識。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湧。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2、秋江
唐代:齊己
兩岸山青映,中流壹棹聲。遠無風浪動,正向夕陽橫。
島嶼蟬分宿,沙洲客獨行。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3、詩品二十四則
唐代:司空圖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氣,處得以狂。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4、所思·空塘水碧春
唐代:張泌
空塘水碧春雨微,東風散漫楊柳飛。
依依南浦夢猶在,脈脈高唐雲不歸。
江頭日暮多芳草,極目傷心煙悄悄。
隔江紅杏壹枝明,似玉佳人俯清沼。
休向春臺更回望,銷魂自古因惆悵。
銀河碧海***無情,兩處悠悠起風浪。
5、長相思(舟中作)
宋代:周邦彥
好風浮。晚雨收。林葉陰陰映鹢舟。斜陽明倚樓。
黯凝眸。憶舊遊。艇子扁舟來莫愁。石城風浪秋。
4. 關於春樹的詩句
⒈《絕句》 作者: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⒉《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⒊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⒋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⒌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⒍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⒎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⒏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⒐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⒑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5. 關於巖石的詩句
1、桂生巖石本瀟灑 唐 趙嘏 《寄淮南幕中劉員外》2、躬耕在巖石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3、東巖石 宋 辛棄疾 《滿江紅·曲幾蒲團》4、渺觀巖石 宋 葛長庚 《沁園春·渭水秋深》5、下巖石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帝賜玄圭》6、巖石在朱戶 唐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7、差差向巖石 唐 溫庭筠 《燒歌》8、寺入千巖石路長 唐 羅鄴 《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9、巖石噴泉窄 唐 荊浩 《畫山水圖答大愚》10、壹例書巖石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11、巖石得巨片 宋 蘇軾 《自凈土步至功臣寺》12、余光入巖石 宋 蘇軾 《送張天覺得山字》13、下巖石潤揮毫後 宋 陸遊 《初歸雜詠》14、巖石著幼輿 宋 陸遊 《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15、幼輿正復宜巖石 宋 陸遊 《夜寒》16、坐此巖石間 宋 陳與義 《與伯順飯於文緯大光出宋漢傑畫秋山》17、巖石郁嵯峨 漢 秦嘉 《詩》18、陰巖石氣郁蒼龍 清 康有為 《夜宿海會寺贈至善上人》19、棋盤開巖石兮釣臺瞰晴川 宋 白玉蟾 《武夷歌》20、困依巖石坐幘 宋 蘇轍 《次韻子瞻遊孤山訪惠勤惠思》21、崎嶇脫巖石 宋 蘇轍 《和鮮於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柏軒》22、只今巖石望 宋 曹彥約 《薛端明挽章三首》23、巖石細堪書 宋 戴復古 《山行》24、***慶歌巖石 宋 金君卿 《文相生日》25、鄭真耕巖石 宋 李復 《答吳與幾二首》26、巖石微塵浣 宋 劉克莊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27、堂堂坐巖石 宋 錢惟演 《送僧歸護國寺》28、拂衣巖石間 宋 史堯弼 《癸亥秋陪張丞相遊西湖和周去華機宜韻二首》29、嶄嶄巖石 宋 釋妙倫 《偈頌八十五首》30、梅香巖石 宋 釋普度 《偈頌壹百二十三首》31、重巖石長膏 宋 釋文珦 《荒徑》32、門開巖石千山月 宋 釋延壽 《山居詩》33、蕭蕭巖石畔 宋 釋子淳 《山居五首》34、南山隕巖石 宋 司馬光 《相國廣平文簡程公挽歌二首》35、且看巖石自斕斑 宋 蘇頌 《和宿牛山館》36、困依巖石坐幘 宋 蘇轍 《次韻子瞻遊孤山訪惠懃惠思》37、長與巖石俱 宋 吳芾 《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38、偶題巖石雲生筆 唐 楊徽之 《句》39、步步踏著此巖石 宋 楊簡 《偶作》40、眼看巖石千尋起 宋 曾協 《和史侍郎遊淡巖韻六首》石頭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
化為石,不回頭。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壹拳石,玲瓏出自然。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誌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雙石 白居易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醜。
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壹朝入吾手。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壹可支吾琴,壹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壹鬥。五弦倚其左,壹杯置其右。
窪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太湖石 白居易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
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錄自《河嶽英靈集》 王昌齡 蒼荻寒滄江,石頭岸邊飲。
天仗森森練雪凝,身騎鐵驄自臂鷹。漁父詞/漁父 惠洪 不怕石頭行路滑。
歸來那愛駒兒踏。言下百骸俱撥撒。
無剩法。靈然晝夜光通達。
古寺天寒還惡發。夜將木佛齊燒殺。
炙背橫眠真快活。憨抹撻。
從教院主無須發 漁家傲 辛棄疾 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臺位。
自是君家門戶事。當此際。
鬼山正抱西江水。三萬六千排日醉。
鬢毛只恁青青地。江裏石頭爭獻瑞。
分明是。中間有個長生字。
玉樓春 辛棄疾 琵琶亭畔多芳草。時對香爐峰壹笑。
偶然重傍玉溪東,不是白頭誰覺老。普陀大士神通妙。
影入石頭光了了。看來持獻可無言,長似慈悲顏色好。
旅次石頭岸 張祜 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
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惆悵未成語,數行鴉又飛。
過石頭城 張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陳宮怨二首 許渾 風暖江城白日遲,昔人遺事後人悲。草生宮闕國無主,玉樹後庭花為誰。
地雄山險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頭。玉樹後庭花壹曲,與君同上景陽樓。
送朱可久歸越中 賈島 石頭城下泊,北固暝鐘初。汀鷺潮沖起,船窗月過虛。
吳山侵越眾,隋柳入唐疏。日欲躬調膳,辟來何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