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是祖國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凝練含蓄,美不勝收,閃爍著偉大的人文精神之光,對提高人的語言素養、文化品位,塑造人的心靈有著重要作用。
詩歌的特點是:形象絢麗而生動,感情豐富而強烈,語言凝練,節奏鮮明。古詩與現代詩相比,語言更為凝練,節奏更為鮮明。凡得以流傳千古的好詩,每壹首都蘊藏著壹個美麗的世界,都包含著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或感嘆。閱讀、欣賞古詩,就要從詩歌的以上特點入手,講究壹定的方法。
壹、美讀。
有壹種說法,叫做“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古詩豐富的感情、深刻的內涵蘊藏在凝練的語言之中,不反復吟誦,怎能體會得出?通過反復吟誦,才有可能逐步把握詩的感情脈搏,找到“詩眼”,領悟詩中意境。“美讀”即帶有審美、欣賞性質的朗讀,就是隨著鮮明的節奏和韻律,設身處地、聲情並茂地朗讀——讀“黃河之水天上來”時,妳就是李白;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妳就是杜甫;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妳就是蘇東坡;讀“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時,妳就是李清照——“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詩的韻味,讀出作者的悲歡。
古詩都有鮮明的節奏,而且講究押韻,不少古詩原是可以配樂唱的,這就為我們的美讀提供了條件。把握古詩節奏的原則是不能讀破詩句,例如“朝辭/白帝/彩雲間”不能讀成“朝/辭白帝/彩雲間”,“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不能讀成“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二、品味語言。
詩人的思想感情無不借助於生動形象的描繪來傳達,而古詩講究“煉字”,以精煉的語言表達深廣的內容。同時,古詩常常運用許多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偶、反復、對比、借代、排比等,讀詩時要仔細琢磨;透過詩中那些絕妙的詞語,尤其是那些描繪傳神、感情令人震撼的佳句,體察詩人寄托其中的喜怒哀樂,增強自己的語言感受能力。
三、聯想、想象。
凡流傳久遠的古詩,詩中創造出的意境往往給讀者留下馳騁想象的空間,有時甚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果讀詩僅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義,是無法領略出其“弦外之音”的。這就要求我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去發揮聯想和想象,透過字面,體會詩的意境,在頭腦中再現詩裏所描繪的畫面,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去品味,才有可能接近作者的深意。
請讀馬致遠的散曲《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對“枯藤”句和“小橋”句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兩句描寫的都是壹片荒涼的景象;而有的人認為前壹句渲染的是壹種蕭瑟荒涼的意境,第二句推出壹幅幽雅恬靜的畫面,與前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引起遊子的鄉愁。那麽妳認為哪種看法更合理?為什麽?
相比而言,第二種看法更為合理。因為詩的意境講究和諧,品味詩的意境,不能脫離詩中描繪的形象本身及其所傳達出的作者本意而去穿鑿附會。在古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有人的地方才會有橋;而正由於有了“人家”和“小橋”,流水也就不再寂寞。“小橋流水人家”不是三個名詞的簡單相加,而是能使讀者在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中補充上“炊煙”、“燈光”、“熱茶”、“親人”……之類的內容。這應當是壹幅溫馨、祥和的景象,與前壹幅畫面形成強烈的反差。惟其如此,才會使天涯遊子產生“江山信美非吾土”的強烈思鄉之情, 這正是作者馬致遠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
四、知人論詩。
古人雲“詩言誌”,凡有生命力的古詩均是詩人有感而發之作。而這些“感”無不與作者平生閱歷、遭遇、教養、個性以及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有關。在閱讀欣賞古詩時,通過查閱資料對以上問題有所了解,能使我們有壹種設身處地的感覺,對詩人在詩中所抒發的感情、寄寓的理想產生***鳴,或作出合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