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家鄉的詩句出自《次北固山下》、《行行重行行》、《江南春》,具體詩句如下:
1、次北固山下(唐朝)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賞析:這首寫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鄉愁。開頭以對偶句發端,寫神馳故裏的飄泊羈旅之情懷。
次聯寫“潮平”、“風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三聯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極向上的藝術魅力。尾聯見雁思親,與首聯呼應。全詩籠罩著壹層淡淡的鄉思愁緒。“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不失詩苑奇葩,艷麗千秋。
2、行行重行行(漢朝)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裏,各在天壹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賞析:此詩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壹“重”字綰結。“行行”言其遠,“重行行”言其極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壹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於是,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沈重的壓抑感,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
“與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出的直白的呼喊。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遊子。
3、江南春(唐朝)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賞析: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壹首七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描繪了壹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壹些,似乎使人生觀了幾個景點,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壹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千裏”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壹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