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焰火像是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壹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女冠子·元夕——宋代: 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壹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裏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譯文:蕙蘭花散花出陣陣幽香,雪後的晴空,輝映著池沼館閣猶如畫景風光。春風吹到精美的歌樓舞榭,到處是笙簫管樂齊鳴。琉璃燈彩光四射,滿城都是笑語歡聲。而今隨隨便便掛上幾盞小燈,再不如昔日士女雜沓,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地,車水馬龍,萬眾歡騰。何況近年來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去尋歡逛燈。
江城冷落人聲寂靜,聽鼓點知道才到初更,卻已是如此的冷清。請問誰能向天公,再度討回以前的繁榮升平?我剔除紅燭的殘燼,只能在夢境中隱隱約約重見往年的情景。人來人往,車聲隆隆,手持羅帕的美女如雲。我正想用吳地的銀粉紙,閑記故國元夕的風景,以便他日吊憑。我笑嘆那鄰家梳著黑發的姑娘,憑倚窗欄還在唱著“夕陽西下”!
3、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譯文:在色彩華麗的燈光裏,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
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4、正月十五夜燈——唐代: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元宵佳節,千家萬戶走出家門,街上亮起無數花燈,好像整個京都都震動了。
無數宮女盡情的歡跳連袖舞,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雲霄,傳到天上。
5、上元夜——唐代: 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譯文:玉漏和銀壺妳們暫且停下不要催了,宮禁的城門和上面的金鎖直到天亮也開著。
誰家看到明月還能坐著什麽都不做呢?哪裏的人聽說有花燈會不過來看呢?
2.蟄龍已驚眠 壹嘯動千山句子翻譯“蟄龍已驚眠,壹嘯動千山句”的意思是:蟄伏沈睡的巨龍已經從夢中驚醒,它壹聲呼嘯,撼動千山。
此句出自霹靂布袋戲中龍王鱽的詩號,原詩全文: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壹劍平生恨,氣短英雄膽;
山盟猶仍在,歡情春夢間,蟄龍已驚眠,壹嘯動千山。
解釋:
霹靂不邪天,因裨善之助重獲自由,本事壹大丈夫,確不禁眼淚都要流出來,此為豪邁的多情刀客。他性情剛烈、刀法超群,激動下或吞噬九龍子時或變臉而功力大增,性情也會轉為狂暴,猶如蟄伏沈睡的巨龍已經從夢中驚醒,它壹聲呼嘯,撼動千山。
擴展資料:
龍王鱽,狂霸豪邁的魔界刀客,性情剛烈,亦是癡情的血性男兒,與泣花魂為壹對愛侶。激動時或者吞食九龍子後會變臉出極度兇惡可怕的面容,功力大增,性情也會變得十分兇暴,宛如壹只喪失理智的野獸。
激戰中,玉貂聖斬斷龍王鱽之佩刀“龍王刀”,嘯狼王趁機以鎖龍扣制服龍王鱽,後將其囚禁於不邪天雪堡之中。後來魔魁亂世,為尋找制衡魔魁的方法,金稗善解開封印,放出龍王鱽使其重獲自由,挑戰魔魁 。
龍王鱽的壹生仿佛道盡了武人的宿命,在半生征戰後,唯有死亡的降臨才能給靈魂帶來永恒的寧靜。但對龍王鱽而言,死亡並不可懼,反而更加看開,是終於能和泣花魂相聚於九泉之下,永不分離。
百度百科-龍王鱽
3.能幫我做個以 蟄 龍 已 驚 眠 壹 嘯 動 千 山開頭的七律詩嗎蟄宮驚起兩龍角
龍生子孫敦宿好
已應壹舉首登龍
驚夢覺來天氣曉
眠纏紙裏書中耗
壹株西北平安火
嘯拍洪崖詠新作
動地飛花變鶴林
千重浪裏平安過
山南山北幽林裹
蟄龍怒欲起春霆
龍翔鳳鳴寶藏興
已知和氣回春谷
驚詫野老田家翁
眠綿鐘漏洛陽城
壹日高飛成遠舉
嘯詠太空歌壹曲
動地三軍唱好聲
千金遠致能言語
山林鐘鼎雖異趣
4.關於龍的詩句1. 關於龍的詩句2. 長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張若虛 [朝代] 唐7.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棄疾 [朝代] 宋10.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1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14. 雁門太守行15. [作者] 李賀 [朝代] 唐16.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7. 蜀道難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20. 離騷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23. 離騷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26. 離騷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參 [朝代] 唐31.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32. 清明33. [作者] 黃庭堅 [朝代] 宋34.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35. 從軍行36. [作者] 楊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38.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漢40.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齡 [朝代] 唐43.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44. 從軍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齡 [朝代] 唐46.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47.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風虎雲龍50.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53.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54. [作者] 嶽飛 [朝代] 宋55.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56. 鶴沖天·黃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龍頭望59. 山有扶蘇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喬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62.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63. 《長恨歌》 唐·白居易64.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66.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68.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69.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70.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71.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72.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難》 唐·李白74.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75. 《離騷》 先秦·屈原76.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77. 《離騷》 先秦·屈原78.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79. 《離騷》 先秦·屈原80.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逢入京使》 唐·岑參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黃庭堅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從軍行》 唐·楊炯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二首》 唐·王昌齡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 風虎雲龍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宋·王安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五代·李煜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嶽飛 偶失龍頭望 《鶴沖天·黃金榜上》 宋·柳永。
5.有關龍的詩句有哪些1、亦知清戒守仙規,燕血塵埃豈嗜宜。 為虛化實是何日,棄甲成林會有時。 已笑癡兒執凡鐵,驅雲駕霧奈何之。——《詠龍》唐蕭曠
譯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規,特別喜歡飄浮於宇宙間的巖石顆粒。什麽時候會化成龍呢,總有壹天會脫甲成龍。那時候就會笑看這些拿著凡鐵的人們,騰雲駕霧而去,妳們能奈我何。
2、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杜甫《梅雨》
譯文: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壹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3、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重有感》唐代李商隱
譯文:哪能有蛟龍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沒有鷹隼在高爽的秋空遨遊。
4、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唐代韓愈
譯文:妳的歌聲酸楚歌辭也悲苦,沒有聽完熱淚就紛紛下落。洞庭湖水連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龍出沒猩鼯哀號。
5、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絕句四首》
譯文:清溪有蛟龍的居所,但是迫於地勢險要所以不敢居住
6.有沒有人知道“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其二》作者:宋代-蘇軾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淩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譯文:兩棵檜樹相對挺立,表現出壹種不可侵犯的氣勢,令人敬畏。
它們不僅樹幹筆直地聳入雲天,更為奇特的是,它們的根也直伸伸地紮入地下,在九泉之處也毫無彎曲。當然,只有潛伏地下的蟄龍才能了解,雙檜的根也是如此之直。
擴展資料:
王復在候潮門外的家,庭院中有兩棵高大的百年古檜。詩中以檜喻人,贊美威武不屈、剛正不阿的優良品德,頌揚表裏如壹、光明磊落的高風亮節。
2、創作背景:《詠檜》壹詩寫於蘇軾四十四歲時,詩中"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麽兩句,卻被沈括指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壹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百度百科-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
7.含有龍的詩句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還似舊時遊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韓翃《送僧歸日本》) 斯須九重真龍出,壹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蘇軾《塔前古檜》)。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裏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餵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籲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
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
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裏,深泉固九重。
奮髯雲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
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雲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壹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遊人不欲還。
8.上上簽都有哪些詩句有鶴舞龍的1. 都是帶鶴和龍的,舞的沒見過
第○八七簽
簽詩:福星照,吉宿臨,青天有曰見天真,龍飛下載到明庭。
解簽:此簽吉利,全屬福佑德庇之贊。
第○九九簽
簽詩:打起平生誌,西南好去遊,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解簽:得此簽者,已功成名就,或者,目前從事者誌趣不合,如今財力已豐,可以從已趣。
第壹○○簽
簽詩:喜喜喜,終防否,獲得驪龍頷下珠,忽然失卻,還在水裏。
解簽:謹防有樂極生悲之事發生。
第壹九五簽
簽詩:鶴自雲中出,人從月下歸,新歡盈臉上,不用皺雙眉。
解簽:吉祥,無所不利。
第二七九簽
簽詩:蟄龍已出世,頭角首生成,雲興雨澤,得濟蒼生。
解簽:大吉大利,所問之事,困局即將突破,從此可入坦途。
第三○壹簽
簽詩:閑來夫子處,偶然遇壹人,童顏鶴發,笑裏生春。
解簽:命中有吉人相助。
第三○四簽
簽詩:潛龍已受困,尚不見雲興,佇看雲四合,飛去到天庭。
解簽:求簽者暫遇挫折,目前尚在守時待運階段,待時機成熟。
第三○七簽
簽詩:龍生頭角,將沛甘霖,六七八早,好濟蒼生。
解簽:感應簽,求職謀事創業等,遇龍年生者可得其助,遷居進宅等,逢678之曰期較順。
第三壹五簽
簽詩:雛鳥飛高,出谷遷喬,龍神牙爪,變化海島。
解簽:此簽以雛鳥喻人學藝未精不知天高地厚,初入社會難免飽受波濤翻滾之苦。
第三六八簽
簽詩:龍壹吟,雲便興,沖霄直上,快睹太平,為文為武,君君臣臣。
解簽:所問之事,已出現祥瑞之兆,很快就有和諧局面出現。
第三七四簽
簽詩:跳龍門,須激浪,雷電轟轟,踴躍萬丈。
解簽:要達崇高目標,須有超人本事,並能借機乘勢。
第三八二簽
簽詩:蛇可化龍,頭角將出,平地壹聲雷,方顯龍蛇力。
解簽:得此簽者在平凡中力求不凡,即將有所成就。
9.描寫神龍的詩句關於龍的詩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寫龍的詩句,整理後列表如下: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出自唐朝詩人岑參的古詩作品《逢入京使》第壹二句,其全詩文如下: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翻譯 回頭向東望自己的故鄉,路途遙遠迷漫;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涕淚依然擦不幹。
途中與妳在馬上邂逅,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筆與紙;唯有托妳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出自唐朝詩人許渾的古詩作品《途經秦始皇墓》第壹二句,其全文如下: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
壹種青山秋草裏,路人唯拜漢文陵。 譯文 壹層層樹木奔天直上,秦始皇的墳墓虎踞龍盤似地雄峙高聳。
哪怕妳氣勢高入浮雲,到頭來妳在人們心中還是砰然壹“崩”。兩個人的墳墓同樣矗立在青山上,又同樣被覆蓋在秋草叢中。
過路的人們卻只參拜漢文帝陵墓,就象對著他壹樣作揖打躬。 “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古詩作品《白帝城最高樓》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城尖徑仄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譯文 尖峭的山城,崎嶇的小路,以及插在城頭的旌旗都暗自發愁。
就在這樣的地方,孤孤單單、若隱若現地聳立著壹座飛騰的高樓。雲霾隔斷連綿的山峽,群山如同龍虎在靜臥;陽光映照著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黿鼉在浮遊。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出自唐朝詩人韓翎的古詩作品《已涼》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碧闌幹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譯文 翠綠的欄桿外繡簾低垂,猩紅的屏風上畫著花卉草木。八尺的龍須席上鋪著錦繡被褥,天氣已經涼了但還沒到寒冷的時候。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出自當代文學家毛澤東的古詩作品《念奴嬌·昆侖》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壹截遺歐,壹截贈美,壹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譯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妳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雲。妳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妳攪得寒入骨髓。
夏天妳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於魚腹。妳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若無水殿龍舟事,***禹論功不較多”出自唐朝詩人皮日休的古詩作品《汴河懷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禹論功不較多。
翻譯 都說隋朝亡國是因為這條河,但是到現在它還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暢通無阻。如果不是修龍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煬帝的功績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古詩詞作品《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翻譯 戴紅巾報時官手執更籌報曉,更衣官才給皇帝送上翠雲裘。九重的皇宮打開了金紅宮門,萬國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日光初照遮陽的掌扇在晃動,香煙繚繞黃袍上面繡龍飄浮。早朝結束還須為皇帝寫詔書,佩玉叮當賈至回到鳳凰池頭。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出自唐朝詩人錢起的古詩作品《贈闕下裴舍人》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
翻譯 二月天黃鶯鳥飛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蔥蔥。長樂宮鐘聲消逝在花叢外,龍池楊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難消窮途遺恨,耿耿胸中永懷著捧日忠心。獻賦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發叢生羞對裴舍人。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出自唐朝詩人陳與義的古詩作品《牡丹》第三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壹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麽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壹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