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平淡是陶淵明壹生不能改變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詩歌的總體藝術特色。他多用內心獨白式的語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誠地記錄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詩句沒有什麽瑰麗的語言,詩文沒有什麽曲折的結構,更沒有所謂的雄辯不可壹世的氣勢,卻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字字句句,都潤進讀者的心裏。再有,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和對生活體驗真切深刻,所以當他不雕壹筆不刻壹畫地把它們寫出來時,就很有感染力,毫不顯得做作,正如生活的本來樣子。此前大部分詩人都關心國家大事,詩歌中也是描寫的國家重大題材。唯獨陶淵明選取大家常見的“俗物”,描寫普通人的生活,他還重點寫心境,對人生、對仕途透悟的心境。比如詩文中常常出現的意象,“青松”、“秋菊”、“孤雲”、“飛鳥”等都太平常,他們是客觀物象,也是詩人主觀情感的載體。
二、日常生活的詩化
陶淵明描寫景物時,並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過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來表達高於世人之情。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飲酒”、“菊花”和“孤雲”,在陶淵明的筆下都形成了新的獨特的意象。
飲酒,唯陶淵明能識得酒中之深味,悟得人生之真諦。酒與他的生活、文學緊密相聯。他的“飲酒”組詩有20首,娛情詩酒和借酒澆愁已成為陶淵明人生藝術化的壹種媒介,他常以酒助成其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在陶淵明之後,飲酒賦詩成為隱士生活的重要內容,詩酒則是隱士文學的重要表征。如劉伶嗜酒放誕,阮籍醉酒佯狂,李太白“鬥酒詩百篇”,蘇東坡“酒酣胸膽尚開張 ”,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時至今日,以酒排解愁懷、郁積,仍是我國乃至東方文學中人物描寫的重要藝術手法。
菊花,陶淵明愛菊,賞菊,詠菊,常以菊自況,甚至家裏還有自產的佳釀菊花酒。他將菊花和酒結成壹體,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促成精神的升華。如《飲酒?七》中:“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讓人尊他為九月菊花之花神,他幾乎使菊花成了自己的化身,成為我國文學裏象征著高情遠致的獨特意象,菊花也因而成為我國文人騷客筆下水墨丹青的“四君子”之壹。
孤雲,陶淵明的壹生都是孤獨的。他那“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的詩句,就是壹個孤獨者的自白,孤雲又成了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在詩書畫作中表達孤寂心聲的重要意象。
三、情景事理的渾融
陶淵明的詩是情、景、理的統壹,既富有意境,又有情趣、理趣。詩人常將自己的感情,人生理想融化在各種景物中,在形神統壹的前提下,以寫意為主,使物象達到人格化的境界,富含有深厚的理趣。如蘇東坡所說的:“初視如散緩,熟視之有奇趣。”(《冷齋夜話》),其中將情、景、理融為壹體,不僅是以景悅人,以情感人,還以理警人,給讀者豐富深刻的審美感受。又如《歸園田居五首》第壹首:“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詩人以簡單的筆墨勾畫出了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使整個畫面悠邈、虛淡、靜穆、平和。陶淵明正是以此作為汙濁喧囂的官場――“樊籠”的對立面,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和人生觀念,結尾句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的環境,又是指自然的生活。平凡的事物壹旦攝入他的筆下,便融入了他濃郁的主觀色彩,使之成為“人化的自然”。在這裏,詩人那不願同流合汙的誌趣與情操給自然平添了生氣,是個性美與自然美的完美結合。
四、平淡中見警策
陶淵明的詩是自然平淡與醇美渾厚的統壹,既平淡自然,又醇厚有味。這壹藝術特點和他自身的生活經歷、個性、心境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平淡的田園風光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使他養成了恬靜的性格。他“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雖然“結廬在人境”而“心遠地自偏”。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將這些平淡的內容和感受抒寫出來,“胸中自然流出,毫無雕琢痕跡”。陶淵明的詩“淡”卻不是寡淡,枯淡;是有韻味,有情趣的淡。他的詩極少用誇張藻飾,且極少用典,用的是簡潔質樸的農家話,寫的是農家寒士日常生活。前人詩中少見的“桑”、“麻”、“雞”、“狗”、“豆苗”、“雜草”等壹入他的詩,便顯得詩味濃厚。這種淡可以說是平淡中暗含華采,簡樸中難藏風韻。正是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有技巧,卻不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