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聞壹多)
“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妳的心來比比,
可是壹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妳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後才放光出?
壹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妳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吧!燒吧!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妳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妳,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妳的光芒,
妳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妳怎能不流呢?
請將妳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的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妳流壹滴淚,灰壹分心。
灰心流淚妳的果,
創造光明妳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2. 關於蠟燭的詩句李煜 句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田娥 雜曲歌辭·夜夜曲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房。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
*** 雜曲歌辭·第六徹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近來音耗絕,終日望君門。
張仲素 雜曲歌辭·宮中樂 月彩浮鸞殿,砧聲隔鳳樓。笙歌臨水檻,紅燭乍迎秋。
薛維翰 雜歌謠辭·古歌 美人閉紅燭,燭坐裁新錦。頻放翦刀聲,夜寒知未寢。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楊師道 詠舞(壹作楊希道詩) 二八如回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壹種逐風斜。
蔣維翰 古歌二首 美人閉紅燭,獨坐裁新錦。頻放剪刀聲,夜寒知未寢。
孟浩然 同張將薊門觀燈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燃。
韋應物 同褒子秋齋獨宿 山月皎如燭,風霜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張繼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餘輝。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顧況 山春洞 引燭踏仙泥,時時亂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靈書卷。
權德輿 玉臺體十二首 空閨滅燭後,羅幌獨眠時。淚盡腸欲斷,心知人不知。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壹詠·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妒清妍,卻成相映燭。
杜牧《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停。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3. 贊頌老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精神的詩句贊頌老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精神的詩句: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李商隱《無題》
3、用現代詩的形式表達贊頌老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精神的詩歌:
《辛勤的園丁》
多少年季節輪回,多少個春夏秋冬,
妳是紅燭燃燒著亮麗的生命,
奉獻幾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妳用真情傳播著智慧的火種。
就象那春蠶獻出壹生的忠誠,
就象那冬梅吟唱著早春的歌聲。
多少個不眼之夜,多少次燈光長明,
妳在漫漫的長夜裏有伏案的身影,
青絲之間添華發,三尺講臺蕩笑聲,
妳用友愛縮短著心與心的路程。
妳是那陽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妳是那向導引人走出科學的迷宮。
啊!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丁!
桃李芬芳是妳的歡樂,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啊!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丁!
桃李芬芳是妳的歡樂,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4. 寫壹首叫紅燭的詩紅燭
風中搖曳若無根,雨起輕埃淺畫門
常拭相思照夢影,頻將愁怨約傷痕
但驚離客紅絹淚,又遇風簾素月魂
願結今生何所望,與君相偎渡朝昏
月
月掛孤枝月影蕭,煮酒長歌慰寂寥
久佇塵中憑風雨,常夢思眸起悲謠
昨日癡心流水逝,今宵嘶咽遠歸遙
換起繁星浣明月,清空碧色又壹嬌
悔恨
鐘起蕭音震遼天,貫佇群山何等閑
詞賦仙家登高闕,酒約俗我落塵間
紫臺壹望帆江影,雲頭半掩霞火蓮
若解離愁悔恨語,堪起悲吟目空懸
---原創、領銜主演
若采納、請多給點分;真的很難、若不屑、盡可棄之
5. 有關於蠟燭的詩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煜 句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以下《孔帖》) 田娥 雜曲歌辭·夜夜曲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房。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
*** 雜曲歌辭·第六徹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近來音耗絕,終日望君門。
張仲素 雜曲歌辭·宮中樂 月彩浮鸞殿,砧聲隔鳳樓。笙歌臨水檻,紅燭乍迎秋。
薛維翰 雜歌謠辭·古歌 美人閉紅燭,燭坐裁新錦。頻放翦刀聲,夜寒知未寢。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壹作賈馮吉詩)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
楊師道 詠舞(壹作楊希道詩) 二八如回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壹種逐風斜。
蔣維翰 古歌二首 美人閉紅燭,獨坐裁新錦。頻放剪刀聲,夜寒知未寢。
孟浩然 同張將薊門觀燈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燃。
韋應物 同褒子秋齋獨宿 山月皎如燭,風霜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張繼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餘輝。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顧況 山春洞 引燭踏仙泥,時時亂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靈書卷。
權德輿 玉臺體十二首 空閨滅燭後,羅幌獨眠時。淚盡腸欲斷,心知人不知。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壹詠·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妒清妍,卻成相映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