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2. 李白寫景詩歌有哪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水流。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夜泊牛渚懷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子夜秋歌李白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春思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3. 李白描寫風景的詩句有哪些1.《望天門山》 ——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唐)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夢遊天姥吟留別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4.《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5.《望天門山 》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6.《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7.《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唐)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4. 李白寫景詩(詩名)《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四時田園雜興》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 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描寫冬天的詩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壹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夜耕夜績麻)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南春 杜 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 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妳自己看吧。
5. 李白的詩寫的描寫景色的詩有還有壹首寫景的詩,也非常有名《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波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註瀛州:傳說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壹,另兩座名蓬萊、方丈。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縣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北,天臺山的南面。鏡湖:又名鑒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南。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縣南。謝公屐:謝公,南朝詩人謝靈運。據《南史·謝靈運傳》記載,他“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目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金銀臺:指神仙居所。白鹿:傳說中神仙所騎的神獸。
簡析李白在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745),準備由東魯(今山東省南部)南遊越中時,寫了這首向朋友們表白自己心情的詩。全詩既寫夢境,也寫現實,構思縝密,極富想象,將神話傳說和實境奇幻地交織在壹起。這是詩人叠遭失意後對神仙世界的向往,覺得只有夢境才更值得流連;然而夢總是要醒的,壹旦接觸到現實,只能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呼喊。全詩興到筆隨,酣暢淋漓地傾瀉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縛,只有李白這樣的偉大詩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氣勢。這首詩又題作《別東魯諸公》。
6. 十首李白寫景的詩望廬山瀑布年代:唐 作者: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天門山年代:唐作者: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登金陵鳳凰臺年代:唐 作者: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獨坐敬亭山年代:唐 作者: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夜宿山寺年代:唐 作者: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關山月年代:唐 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橫江詞其壹年代:唐 作者:李白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壹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煉丹井年代:唐 作者:李白聞說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占雲峰。
庭前廢井今猶在,不見長松見短松。 宿無相寺年代:唐 作者:李白頭陀懸萬仞,遠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 禪床今暫歇,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曉鐘。
釣灘年代:唐 作者:李白磨盡石嶺墨,潯陽釣赤魚。靄峯尖似筆,堪畫不堪書。
秀華亭年代:唐 作者:李白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蒼顏耐風雪,奇態燦雲霞。
曜日凝成錦,淩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滿意請采納。
7. 李白寫景的詩有哪些七絕·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七絕·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七絕·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五古·詠苧蘿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沈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壹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七絕·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絕·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樂府·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七絕·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五絕·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七絕·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七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樂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壹戰凈妖氛。 五律·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七絕·軍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七絕·題北榭碑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五律·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8. 李白寫的關於“景色”的詩有哪些1.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裏之遙的江陵,壹天之間就已經到達。
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2.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 《獨坐敬亭山》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妳看我,我看妳,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4. 《望天門山年代》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碧綠的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裏,可是又旋轉向北流去。
兩岸青山相對峙,雙峰聳立,在那天水相接之處,壹片白帆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從天邊飄來。
5. 《登金陵鳳凰臺年代》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
吳宮鮮花芳草埋著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總有奸臣當道猶如浮雲遮日,長安望不見心中郁悶長懷愁。
9. 李白的寫景詩七絕·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七絕·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七絕·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五古·詠苧蘿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沈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壹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七絕·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絕·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樂府·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七絕·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五絕·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七絕·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七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樂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壹戰凈妖氛。 五律·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七絕·軍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七絕·題北榭碑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五律·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詞·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樂府·長門怨 天回北鬥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壹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裏人。
七古·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樂府·白鳩辭 鏗鳴鐘,考朗鼓。
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 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鳴陽春。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闕五德,無司晨, 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
鷹鹯雕鶚,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聖,不願以為臣。
樂府·白馬篇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壹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場,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樂府·白頭吟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此時阿嬌正嬌妒, 獨坐長門愁日暮。
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
壹朝將聘茂陵女, 文君因贈白頭吟。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壹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龍須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 去難重回。
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臺。 七古·草書歌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 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後倚繩床, 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壹行數字大如鬥。
怳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