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歌頌四渡赤水的詩句 1. 贊美四度赤水的詩歌
解答:1、詩歌《森林之夜》壹切都已平靜,那陣陣的松濤那悅耳的鳥鳴那深谷下潺潺的溪流只有夜風時而撩撥我夢的衣衫.靜夜中的木屋呵當我走出門外總有清爽的芬芳撲面而來.那朦朧的星光,那黑乎乎的遠山那黑乎乎的林木總是引起我無限的遐想.山杜鵑妳在黑夜中綻放了嗎?七葉樹、高山榕、女貞子、紅楓樹、山毛櫸、烏桕樹還有野香蕉、野菠蘿、野荔枝以及野蜂、蝴蝶、山蜻蜓和知了妳們是否也做著小小的夢?我仿佛聽到了壹種絲絲的響動在這寂靜的夜晚壹切都在悄悄地生長嗎?明天早上,讓我們舉起蒲公英的小傘走上高高的山巔讓我們親切地問候大森林!2、詩歌《走進森林》林海蒼莽班駁的陽光作證這裏演繹著自然的天性古樸的風情松濤相伴歲月就任春夏秋冬隨意經營華章綿延綠蔭下開滿了壹聲聲翡翠般的鳥鳴走進參差的光與影每壹種清新的想法都像壹枝多彩的孔雀翎與心境齊飛徐徐翻閱晨昏中壯麗的眉批哪怕只有壹寸陽光也能讓每個毛孔釋放出盈盈的笑語瑞氣籠罩的天空裏與心境齊飛的是妳嗎血肉豐滿的秋季不由自主地深入到清澈見底的心際霞飛千縷那是晴空點播的壹支樂曲那是青春版圖上火紅的寫意那是穿透心靈的真實物語3、散文《森林》 郁郁蔥蔥的森林總會點綴著五彩繽紛的鮮花,色彩斑斕的花卉總會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記得第壹次到森林的時候(也許算不得是森林,只有三、五十畝林木吧),正是花開飄香的季節。 剛入林中的時候,林木顯得很稀、很矮,三、五米才有壹棵松柏或楊柳,枝葉也並不粗壯,只是附近的花草賞心悅目,嫩芽綠油油的、亮晶晶的,蒙著金色的塵埃。
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象是些雞雛,它們撲動著,歡笑著,顯得那麽親切可愛…… 在壹片窪地的向陽的土坡上,草長得又高又密。被太陽曬出的黃土的淡薄氣味還不能被開完花的野紫蘭那淡淡的香味壓下去。
這紫羅蘭在草叢中穿出,鶴立雞群,吸引了人們的實線,那些象小孩眼睛壹樣晶瑩的淺藍色花朵,使整個森林充滿了生機。 叢林深處,大都是松柏,象搭了天蓬似的,枝葉蔓披,鳥語花香,沁人肺腑的空氣使法國香水也相形遜色。
林中空地陰暗交映,暗的是苔蘚地衣,明的是花草間閃爍流過的小溪。 微風過處,清香撲鼻而來,擡望眼,壹棵高高的銀杏隨風發出沙沙聲響……淡青色的花朵輕盈地跳起了舞蹈。
銀杏的周圍是壹片開闊地,象是專為它騰出來的,只長著壹些矮小的榆和柳,以及壹些不知名的花草。牽牛花的細藤攀延到樹的枝葉,高高地舉著喇叭,花與樹緊緊地融為壹體。
壹個多麽和諧的自然景觀呀!樹與花交相輝映,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林生花,花生香,香悅人,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
2. 四渡赤水詩歌的意思
長征組歌中四渡赤水的歌詞的意思:
歌詞中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誌。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歌詞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第壹部分(第1—6行),表現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現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壹場出色的運動戰,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詞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畫龍點睛地盛贊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
1、“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水似銀。”開頭幾句寫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自然環境。
2、“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壹家人。”這兩句寫沿途人民群眾對工農紅軍的支持和擁戴,交代了紅軍四渡赤水、克敵制勝的群眾基礎。
3、“橫斷山……壓黔境”,描寫紅軍在幾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處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這兩句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戰役中紅軍巧妙運動、出奇制勝的特點。
4、“烏江天險重飛渡”,講的是中央紅軍第二次渡過烏江的戰事。
5、“兵臨貴陽逼昆明”,紅軍南渡烏江後,佯攻息烽城,大軍繼續南下,蔣介石當時正在貴陽指揮督戰,害怕我軍直取貴陽,急忙抽調部隊增援息烽,並調雲南軍隊到貴陽附近來防守。這時,紅軍出其不意,不沿公路直趨貴陽,而是向東進發,敵軍紛紛向東調動,不料紅軍又突然轉向西南,向雲南方向急進,敵軍擔心紅軍進逼昆明,火速調集民團來守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指貴州軍閥的“雙槍兵”(敵軍帶有步槍和鴉片煙槍,人稱“雙槍兵”)不堪壹擊,壹打就逃,紅軍乘勝急行軍,向預定目標進發。
6、“調虎離山襲金沙”,指紅軍在調動大批敵軍防守昆明後,虛晃壹槍,撇開有防備的昆明,向敵人防守薄弱的金沙江挺進,搶占金沙江邊的皎平渡渡口,經過7天7夜,紅軍全部渡過了天塹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國民黨軍圍迫堵截的圈子,由被動爭取到主動,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7、“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最後壹句是歌詞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畫龍點睛地盛贊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
長征中的戰役——四渡赤水出奇兵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遵義地區。15~17日,中***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時,蔣介石為阻止中央紅軍北進四川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或東入湖南同紅2、6軍團會合,圍殲中央紅軍於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境地區,調集其嫡系薛嶽兵團和黔軍全部,滇軍主力和四川、湖南、廣西的軍隊各壹部,向遵義地區進逼。1月中旬,薛嶽兵團2個縱隊8個師尾追紅軍進入貴州,集結於貴陽、息烽、清鎮等地,先頭已進至烏江南岸;黔軍以2個師擔任黔北各縣城守備,以3個師分向湄潭及遵義以南的刀靶水,懶板凳進攻;川軍14個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個旅已進至松坎以北的川黔邊境;湘軍4個師位於湘川黔邊境的酉陽至銅仁壹線構築碉堡,防堵紅軍東進;滇軍3個旅正由雲南宣威向貴州畢節開進;桂軍2個師已進至貴州獨山、都勻壹線。
中***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上述情況,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在四川省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壹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同紅四方面軍壹起實行總的反攻,爭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則暫時留在川南活動,並伺機從宜賓上遊北渡金沙江。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黔軍隨即占領遵義、湄潭;川軍以壹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等地推進。 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幹部團、紅1軍團壹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區對尾追的川軍2個旅發起猛攻,予以重創。此時,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遂決定,立即撤出戰鬥,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前進,尋機北渡長江。演出了壹幕軍事史上著名戰例——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