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蜀茶的詩句

關於蜀茶的詩句

1. 關於茶的詩句

竹間自采茶 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淩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彼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喜園中茶生 韋應物 性潔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長孫宅與郎上人茶會 錢起 偶與息心侶,忘歸才子家。

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 岸幘看雲卷,含毫任景斜。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余。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可知花蕊清冷味,須是眠雲跋石人。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壹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七碗茶詩》 壹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壹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壹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壹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壹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壹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壹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以上是寫茶的 下面是提到茶而不是主寫的 —————————————————————————————————————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壹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2. 關於茶的詩句

武夷茶歌 範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故人寄茶 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貢餘秘色茶盞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輕施薄冰盛綠雲。

古鏡破苔當席上,

嫩荷涵露別江濱。

中山竹葉香初發,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書惠蠟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

采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

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沈香末,

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

晚鐺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1]: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2],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3],坐聽荒城長短更。

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齡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

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

削去府縣理,豁然神機空。

自從三湘還,始得今夕同。

舊居太行北,遠宦滄溟東。

各有四方事,白雲處處通。

蕭員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浮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壹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麯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白居易

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

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壹碗,寄與愛茶人。

3. 關於茶葉的詩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

---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

2、惟茲初成,沫沈華浮。煥如積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賦》

3、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4、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素瓷傳靜夜,芳氣清閑軒。

---顏真卿《月夜啜茶聯句》

5、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壹樹蟬聲片影斜。

---錢起《與趙莒茶宴》

擴展資料

公元前2世紀,西漢的司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的“荈、詫”就是茶。成文於秦漢時期的《爾雅》壹書中也載有“槚、苦荼”。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所發現的有關茶葉的最早文字記載。

我國歷史上第壹部茶學專著是陸羽所著的《茶經》。此書初稿完成於公元8世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書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本茶葉的百科全書,也是全世界第壹部茶學專著。

4. 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壹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著壹碗茶無需什麽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黃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魏學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著,屋子裏暖烘烘的。

5. 有關贊美茶的詩句

原發布者:0閑雲草堂0

關於茶的詩詞茶詩經典陸羽《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茶與禪宗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閑情逸趣入詩居易《兩碗茶》食罷壹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趙樸初詩茶禪道七碗受至味,壹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嘗茶》〖唐〗劉禹錫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雪煎茶》〖元〗謝宗可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月圓影落銀河水,雲腳香融玉樹春。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為貧。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詠茶》〖宋〗蘇軾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藍素軒遺茶謝之》〖明〗邱雲霄禦茶園裏春常早,辟谷年來喜獨嘗。筆陣戰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沈槍。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欲訪踏歌雲外客,註烹仙掌露華香。《嬌女詩》〖西晉〗左思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钅歷〗。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衣被皆重池,難與沈水碧。《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唐〗李白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6. 關於茶的好詩句有哪些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壹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沈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壹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壹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壹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壹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壹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壹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裏,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7. 描寫蜀的詩詞

蜀中三首作者:鄭谷 年代:唐 體裁:七律馬頭春向鹿頭關,遠樹平蕪壹望閑.雪下文君沾酒市,雲藏李白讀書山.江樓客恨黃梅後,村落人歌紫芋間.堤月橋燈好時景,漢庭無事不征蠻.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壹溪春.揚雄宅在唯喬木,杜甫臺荒絕舊鄰.卻***海棠花有約,數年留滯不歸人.渚遠江清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朱橋直指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窗下斫琴翹鳳足,波中濯錦散鷗群.子規夜夜啼巴樹,不並吳鄉楚國聞.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作者:王維 朝代:唐 體裁:七絕大羅天上神仙客,濯錦江頭花柳春.不為碧雞稱使者,唯令白鶴報鄉人.[出處]全唐詩:卷128_71蜀道難作者:李白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