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朝·梁·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蟬噪”、“鳥鳴”使籠罩著若耶。山林的寂靜顯得更為深沈。“蟬噪”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像唐代王維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杜甫的“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聲響來襯托壹種靜的境界,而這種表現手法正是王籍的創新。2.很多植物都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自古至今很多文人不斷歌詠著這種生命力:春天的小草、巖縫裏的種子、漫天飄舞的飛絮……本文從嘆息宅前荷塘空蕩蕩寫起,由此引出投蓮子入塘以及漫長的期待。這以後,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作者每天多了壹件工作,心裏多了壹線希望。幾棵弱小的蓮子,就在這關註、企盼中慢慢長葉、開花,最後蔓延成片,被朋友喜稱為“季荷”。這繁茂的“季荷”,不正是綿綿生命的象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