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拉克奇喻”:金壹般的頭發、星星般的眼睛、牛乳壹般的皮膚、花瓣壹樣的面頰,後來被人反復模仿,成了公式,當時有其獨特之處,如:“我沒有得到和平,我的壹切戰爭都已結束,我既害怕又希望,我既燃燒又在冰窟中凍僵。”
彼特拉克開創了壹種獨特的比喻——詭譎大膽、善於誇張而又貼切的比喻,即“彼特拉克奇喻”。
這種奇喻以誇張的手法,借用互不相關的事物來表現某物質特征或者現實經歷。
擴展資料:
另壹種奇喻指約翰·多恩式,通過喻體和喻指之間的非相似性給讀者的心靈帶來震撼。
17世紀的英國文壇出現了壹個獨特的詩歌流派——玄學派。約翰·多恩是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其中著名的代表作品為《危急時刻的祈禱》;
奇喻也是17世紀英國玄學詩歌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壹種修辭現象。修辭格奇喻並非特指某壹具體的修辭手段,而是壹個概念性的修辭復合體,以比喻為主,間或以誇張、矛盾等多種修辭形式出現在詩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