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公堤是因近代水利專家萬清選而得名。
清代同治、光緒年間,萬清選歷任蘇州吳江、震澤知縣,非常重視水利建設,他曾將自己的俸祿捐出來,修築了三裏橋至大浦橋的“塘路”,如今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的重要遺產點之壹“九裏石塘”。
萬公堤是東太湖大堤的壹部分,東太湖大堤原為防洪而築,其中蘇州灣段長28公裏。隨著環東太湖環境整治,退耕還湖、退漁還湖的舉措實施,原本圍墾的灘塗、濕地重新回歸太湖、回歸自然,逐漸形成如今獨特的東太湖景觀區,吳江人為了紀念萬清選老先生善舉,故把大堤取名為“萬公堤”。
壹直想去走走萬公堤,領略其美妙與風騷,感受其野性與魅力,不僅僅是其近來遊人大增、聲名鵲起、離家不遠的緣故,而是這個地方與我有緣,大概三十年前,她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處女地,壹片原始濕地,尚未開墾。初為人師,常常帶學生來此野餐、踏青,去部隊農場軍訓也是必經之路,學生是活潑好動的,歡笑聲、歌聲和鳥語聲夾著壹起,回蕩在原始樹林中,回味無窮,故留下深深印象,年輕時的印記有時想磨也磨不掉的。
重遊也許為了忘卻的紀念,然時時不能成行,不是沒有時間,只是沒有合適時機,我渴望有壹個春風蕩漾日子,最好有點細雨蒙蒙,遊客稀少,妻子穿上旗袍,烏黑頭發披在肩上,像婀娜少女壹般漫步在花草的世界裏,漫步在長長的防洪大堤上,公園內野花爭艷,飛鳥翩翩,公園外湖水湧動,煙波浩渺,遠處小舟穿梭,漁夫吆喝,而我倆手手相牽,四目相視,溫情脈脈,流連忘返,訴說衷腸,該是多麽美妙、愜意的時刻!
好時機說來就來,五壹長假,和風煦煦,天公作美,遊性大起,於是催促妻子更衣打扮,了卻心中的意念。妻子也欣然答應,遺憾的是妻怕羞,死活不願穿旗袍去,但打扮的還是俊俏的,然也。
進入公園,樹還是原來的樹,水還是原來的水,遠處的山還是原來的山,原滋原味,甚喜!壹條東西連貫林蔭大道,往東連通老城區主幹道流虹路,可直達大運河,往西就是萬公堤,不用說萬公堤前面就是東太湖了。路的兩旁香樟樹粗壯了許多,小河縱橫交錯,蘆葦飄香,翠鳥在蘆葦頂上作巢歡唱,蘆葦下面溪水清清,小魚歡快遊來遊去,仿佛進入“世外桃源”,妻被眼前景色迷住了,不能前行。
妻很喜歡花,甚至有點癡迷,可能是與生俱來,古人雲,女人是花仙子。看到滿眼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什麽河仙子、月見草、波斯菊、還有不知名的花草,粉紅色、白色、黃色、紫色的小花朵順著花道,讓人欣賞、讓人陶醉,忽然湖風壹吹,花瓣微顫,花香四溢,頓時姹紫嫣紅,不覺對花也產生壹種莫名的憐愛了。
妻躊躇不前,或蹲或站,雙手擁抱、親吻花朵,撫摸花瓣,享受花的飄香,沈醉在自然裏,我連忙嗯下相機快門,留下片片倩影,妻開心,夫君我自然更開心。
妻的專註,我無法也不忍心打斷,遊走萬公堤,跳望東太湖計劃,留待下次再續前緣了…
備註:文中有些照片復制網絡照片,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