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____佚名《越人歌》
2、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____李商隱《錦瑟》
4、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5、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____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6、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7、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8、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9、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壹》
10、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2、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3、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____王翰《涼州詞二首·其壹》
1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5、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____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2. 描寫在“古代牢獄環境”的句子有哪些描寫在“古代牢獄環境”的句子如下:
1. 監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獄是原始人馴養野獸的 (音景)檻或者巖穴,到氏族社會後,用來關押俘虜,驅使他們勞動。國家產生之後,作為國家機器的壹部分,監獄也產生了。
2. 幾縷殘陽照在那裏卻被無邊的黑暗所吞噬,在殘破的泥墻上泛不起壹絲漣漪,那裏像是壹副棺材坐落在這偏僻的角落,矮矮的,充滿著壓抑,那裏就是無人關註的監獄。
3. 周朝的監獄圜土中關押的犯人,要在監督下進行勞動,如果能改過自新的,重罪三年後釋放,中罪兩年後釋放,輕罪壹年釋放。但是釋放後三年內不能被當平民對待。
4. 監獄從漢朝開始稱為“獄”,漢朝的監獄更多更濫,除了中央監獄即廷尉獄外,還有各個官府自行設置的監獄。
5. 古代的監獄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內宮、居室、保宮和請室等。地方上的郡縣也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全國***有兩千多所監獄。
6. 這牢房味道古怪,是雨後的潮濕加上已經幹涸的血的味道。整個空間十分昏暗,只有兩邊幾盞油封閃著微弱的光。被風壹吹,就滅了兩盞。這裏常年不見天日,連空氣都是渾濁的。壹個正常人待著壹會兒也受不了。關在這裏的人,可能壹輩子也出不去了。原來,這裏不光是潮濕和血的味道,還有壹種死亡的氣息。
7. 最初沒有“監獄”這個名字,夏朝叫“夏臺”(現在河南禹縣境內),是中央監獄的名稱,壹般叫“圜(音喚)土”。
8. 說起古代衙門裏的監獄,人們可能會立即聯想到“蘇三起解”裏的洪洞縣監獄。
9. 南北朝時的監獄體制基本上繼承了漢朝體制,但北朝除了監獄外,還挖地為獄,叫做地牢。
10. 到秦朝時,因為法律嚴酷,犯罪的人增多,所以監獄也比以前增加許多,郡縣基本上都有監獄。同時,為了適應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監獄管理方面的詳細規定。
11. 監獄,古人稱為“囹圄”,顧名思義,是專門囚禁犯人的地方。作為衙門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中央司法機關設立的監獄外,地方各級衙門,尤其是州(包括府、郡)縣衙門也都設有監獄。
12. 古代監獄主要是牢房類型,刑法特別嚴苛,而現在的監獄大不相同,主要是以服刑和受教育為主,目的是重新改造!
13. 古代以北為尊,是以君王往往“南面稱孤”意即坐北而朝南。囚犯在古代社會中地位最低,其所居之處不在南這位置還能在什麽位置?是以古代監獄壹般都建在城市的南區,是以人往往稱其為“南獄”或“南牢”。
14. 監獄裏的獄吏是“催命判官”,而監獄裏的獄霸則是牛頭馬面的小鬼。獄霸雖然本身也是囚犯,但他們在監獄裏關押的年月長久,熟悉獄中情況,以他們的“資格”,自然而然成了犯人們的“首領”。
15. 囚犯進了牢獄,如果沒有孝敬獄霸,便會受到壹頓“下馬威”
3. 描寫在古代牢獄環境的句子監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獄是原始人馴養野獸的 (音景)檻或者巖穴,到氏族社會後,用來關押俘虜,驅使他們勞動。
國家產生之後,作為國家機器的壹部分,監獄也產生了。最初沒有“監獄”這個名字,夏朝叫“夏臺”(現在河南禹縣境內),是中央監獄的名稱,壹般叫“圜(音喚)土”。
商朝監獄叫“□(音遊)裏”(現在河南湯陰縣東北),還叫“圉”(音雨),是甲骨文中出現的壹個字,意思就是“獄”。周朝時也叫“圜”或者“囹圄”(音零雨)。
周朝的監獄圜土中關押的犯人,要在監督下進行勞動,如果能改過自新的,重罪三年後釋放,中罪兩年後釋放,輕罪壹年釋放。但是釋放後三年內不能被當平民對待。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監獄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很多,此時的監獄名稱也有了變化,叫做“圄”。到秦朝時,因為法律嚴酷,犯罪的人增多,所以監獄也比以前增加許多,郡縣基本上都有監獄。
同時,為了適應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監獄管理方面的詳細規定。監獄從漢朝開始稱為“獄”,漢朝的監獄更多更濫,除了中央監獄即廷尉獄外,還有各個官府自行設置的監獄。
此時的監獄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內宮、居室、保宮和請室等。地方上的郡縣也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全國***有兩千多所監獄。
南北朝時的監獄體制基本上繼承了漢朝體制,但北朝除了監獄外,還挖地為獄,叫做地牢。說起古代衙門裏的監獄,人們可能會立即聯想到“蘇三起解”裏的洪洞縣監獄。
這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監獄之壹。洪洞縣監獄設在縣衙大堂口右角,主要是便於隨時提審犯人。
監門內有壹照壁,通道只有壹面,為了防止囚犯逃跑。壹入監門,就有接連拐四個直角、五道門的甬道,接著是壹條約壹米多寬的“胡同”。
“胡同”的兩邊是兩排低矮的監房,關押壹般的雜犯;“胡同”的南盡頭,往東拐直角彎是內監所在,專門關押死刑重犯。內監是四合院形,東西南三面是普通式監房,北面有兩幢無窗窯洞式監房,這是關押死刑待解女犯的女監,相傳名妓蘇三就曾在此關押。
從洪洞縣監獄,可了解到古代監獄建造和設置的大概情況。監獄,古人稱為“囹圄”,顧名思義,是專門囚禁犯人的地方。
作為衙門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中央司法機關設立的監獄外,地方各級衙門,尤其是州(包括府、郡)縣衙門也都設有監獄。漢代的監獄名目、種類繁多。
據《漢書·刑法誌》等記載,漢代全國***有二千余所監獄,僅京城長安就有監獄二十幾種:有專門關押高級官員和皇室成員的若盧獄、左右都司空獄、居室獄等;有關押女性囚犯的掖庭獄;以及囚禁官署吏卒的上林獄、都船獄、內官獄等。此外,京城有京兆獄,長安縣有長安獄,都屬於京城的地方監獄。
漢代著名的酷吏尹賞任長安縣令時,曾在監獄裏修造了名為“虎穴”的地牢,挖地數丈深,四面砌墻,用大石板蓋在出口。他曾命長安縣裏的鄉吏及鄰裏檢舉地方的惡霸無賴,然後將這些人統統抓起來,以百人為壹批,依次關進虎穴中,用大石板蓋住。
幾日後再打開,只見裏面的人都死在壹起,先後死了數百人。自東漢以後,在形式上,基本上改變了監獄名目種類繁多的狀況,實行地方州縣各置監獄,京城洛陽只設廷尉獄及洛陽獄二所。
這種監獄體制也為後世所繼承。隋唐以大理寺為中央司法機關,設大理獄;明清以刑部為中央司法機關,改設刑部監獄,同時對監獄的管理也作了明確規定。
但事實上,監獄形式及管理混亂的狀況卻是普遍存在。例如,宋朝法律對監獄管理制度曾作了嚴格的規定,但各地方衙門卻大多是我行我素。
當時曾有“門留”和“寄收”的做法,這本是壹種臨時拘留的措施,但衙門官吏常常將那些無辜的證人及有關人員壹概收禁,並借機向他們敲詐勒索,不滿足這些官吏的要求便不予釋放,以致於監獄裏常常人滿為患。還有壹種名為“拘鎖”的監禁措施,本來是壹種短期監禁,但常常成為地方衙門任意殘害犯人的手段。
衙門官吏對那些被拘鎖的人不給口糧,讓他們活活餓死;或者擅自對犯人嚴刑拷打,將他們折磨至死。甚至有的地方豪強勾結衙門官吏,羅織罪名,拘鎖無辜的平民,然後將他們弄死。
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在所有類型的監獄名目中,後人最熟悉的,大概就是“班房”了。
直到現在,人們還把“坐班房”作為進監獄的代稱。其實,班房並不是監獄,它是衙門中三班衙役辦事的地方。
最初為了防止延誤審判,州縣衙門常將壹些民事案件的當事人、輕罪犯人以及幹連佐證等投進班房候審,並派差役看管,以便隨傳隨到。壹旦關進班房,落在衙役手裏,便成了衙役們淩虐、敲詐的對象也用衙役們的話說,到了他們手裏,就得揭他壹層皮。
班房裏面,不管是證人還是“犯人”,都鬧哄哄擠在壹塊,睡覺拉屎都在壹起。當然,班房也有“等級”,有錢的人花五十吊錢,可以進有床鋪的大間;再花三十吊去掉鐵鏈;再花二十吊,可以地下打鋪,要高鋪又得三十吊。
要吃鴉片也可以,開壹回燈五吊錢,其余吃飯吃菜也都有價錢。反正只要有錢,要什麽有什麽;而沒有錢的犯人,壹旦進了班房,那就真如進了地獄壹般,受盡虐待、折磨,暗無天日。
4. 請問關於服刑人員的子女的古代詩詞歌賦有哪些蓮(憐)子心中苦,梨(離)兒腹內酸
金聖嘆因冒犯皇帝,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行刑日,淒涼肅穆,方圓不大的壹塊陰森森空地,四周閃著刀光劍影,顯得陰森恐怖。胸藏秀氣,筆走龍蛇,蔑視朝廷的壹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披枷戴鎖,巋然立於囚車之上。刑場上,劊子手手執寒光閃閃的鬼頭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時刻將到,金聖嘆的兩個兒子梨兒、蓮子(小名)望著即將永訣的慈父,更加悲切,淚如泉湧。金聖嘆雖心中難過,可他從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為了安慰兒子,他泰然自若地說:“哭有何用,來,我出個對聯妳來對,”於是吟出了上聯。兒子跪在地上哭得氣咽喉幹、肝膽欲裂,哪有心思對對聯。他稍思索說:“起來吧,別哭了,我替妳對下聯。”接著念出了下聯。旁聽者無不為之動容,黯然神傷。上聯的“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切慟哭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同音,意即自己即將離別兒子,心中感到酸楚難忍。這副生死訣別對,出神入化,字字珠璣,壹語雙關,對仗嚴謹,可謂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不過這是壹首對聯,不是詩句。
5. 《在獄中詠禪》(古詩)在獄詠蟬並序
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微徽。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6. 求幾個古代關於法制的詩句中國法制史之律(卷壹)西周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兇禮賓嘉)質牛劑器貸傅別。
(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制)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相為表裏)辭色氣耳目真偽。
(五聽)官來夥反內惟過,(五過)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春秋戰國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後,但都在鼎上鑄)鄧析私殺用竹刑。
(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六禁雜典具總則。
(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漢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緹縈上文廢肉刑。
(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後就有了“秋審”等)三國兩晉南北朝魏八議,(曹魏)南陳北魏官當始。
(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齊重罪,(重罪十條)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南北宣布廢宮刑。
(法律宣布廢,但後世還有)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齊律啟後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後也是正確的)隋隋文煬帝開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唐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貞觀作律加役流。
(貞觀之治)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未舉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宋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壹人說了算)折杖配役常淩遲。
(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淩遲”)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室女分承準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壹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翻異別勘另審訴,(註意操作方式)證據勘驗原被舉。
(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南宋慶元淩遲定,(淩遲源於五代西遼)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明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壹種解釋)大明會典學六唐。
(行政法)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清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事成條則例統稱。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晚清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欽定憲綱挽殘局。民國臨時約法史憲件,(第壹個憲法性文件)天壇憲草限袁賊。
(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和制)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明清會審制度(明)重案朝審五大宦,九卿圓審翻供皇(清)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斬絞監侯)的復審)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