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茅檐什麽凈無苔,花木成畦什麽,是不是描寫農村風光的詩句

古詩茅檐什麽凈無苔,花木成畦什麽,是不是描寫農村風光的詩句

是的

茅檐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分析:

譯文:

幾間簡樸的茅舍,由於經常打掃,檐潔壁凈,沒有苔蘚生長的余地;

壹畦壹畦的花木,裝點著小小庭院,井井有條,全出自主人的親手栽培.

壹條快活的溪水,環繞著大片碧綠的禾苗,儼然是稻田的守護者;

兩卒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請就推門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簾.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閑居金陵時期的作品.“湖陰先生”是王安石在鄰居楊得逢的外號.這首詩就寫在楊得逢家的墻壁上,故題為“書湖陰先生壁”.

這是壹首寫景絕句.因為寫在鄰居家的墻壁上,所以作者就從墻壁最近的景物寫起.先寫墻壁根:茅屋的檐下,因為經常打掃得幹幹凈凈,故連最易生長的蘚苔、青苔都沒有,給人以清爽幹凈而又舒適的感覺,即所謂“茅檐常掃凈無苔”.從屋檐下向外壹點,便是院子,主人親手裁種的壹畦畦花木,整整齊齊,使院子裏充滿了生機和朝氣,給人以自然舒服的美感,即所謂“花木成畦手自栽”.這兩句主要描寫主人家院內的景色,創造出壹種清靜舒適優美閑雅的意境.院外則是另壹番景象:“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清清的渠水圍繞著碧綠的田野,好象在精心保衛和呵護著那可愛的禾苗;再往遠處,映入眼簾的是兩座林壑優美的青山,她們好象要推開家門,直入院內,給主人送來令人陶醉的青色.

這兩句表現藝術技巧很高,當時就被作為修辭藝術極高的典範.第壹,這兩句措辭對仗工整,如“壹水”對“兩山”是數詞、名詞兩兩相對,“護田”與“排闥”是動詞詞組兩兩相對.第二,將山與水人格化,賦予人的意識,它們可以“護田”、“排闥”,可以“將綠繞”、“送青來”.第三,用典高妙,使人不覺.“護田”和“排闥”都從《漢書》中來,所謂“史對史”,“漢人語對漢人語”,都很講究,但不了解它們的出處,也不影響對詩意的理解.第四,將遠處的景物也集中到院子周圍來,縮小了視距,即濃縮了空間,使景物愈加集中.其五,意境清新閑雅,景色優美.第六,層次分明.由檐下到院裏,由門外到遠山,移步換影,由近及遠,不論遠近,又都以“壁”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