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時晴帖原文及譯文如下:
快雪時晴帖的原文是:“快雪時晴望幾晚,梅花撲鼻當窗亂。”這是壹句古詩中的詩句。
譯文:在快要下雪的時候,晴朗的天氣讓我多次仰望,窗前的梅花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飄落壹地。
賞析:
大雪過後,天候轉晴,王羲之以這件短劄向友人表達問候之意。末行“山陰張侯”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原本寫在信箋的封面,在此與原跡壹並摹在同壹張紙上。
這件書跡以圓筆藏鋒為主,起筆與收筆,鉤挑波撇都不露鋒鋩,由橫轉豎也多為圓轉的筆法,結體勻整安穩,顯現氣定神閑,不疾不徐的情態,明代鑒藏家詹景鳳以 “圓勁古雅,意致優閑逸裕,味之深不可測”形容它的特色,
並且認為趙孟頫受到這件書跡的影響。不過王羲之內斂沈潛,趙孟頫微有鋒鋩外露,比較對幅趙孟頫的題跋,可以得到這樣的印象。
擴展資料:
《快雪時晴帖》其點畫俯仰生情,鉤挑都不露鋒。其著重表現在用筆尤為圓勁,提按頓挫的節奏起伏與彈性感較平和,以圓筆藏鋒為主,起筆與收筆勻整安穩,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提按得當,從容不迫,神態自如,骨力中藏。
整帖看來雍容古雅,圓渾研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無壹筆掉以輕心,無壹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快雪時晴帖》結體以方形為主,平穩勻稱,行書中帶有楷書筆意,十分多變,富有輕快的節奏感。帖中“羲之頓首”以行草開頭,“山陰張侯”以行楷收筆,形式優美而富於層次。
“羲之頓首”,這四個字輕松自如,閑雅平和,亦行亦草,或斷或連,筆意貫通。“快雪時晴佳想”,字字獨立,筆圓墨潤,介於行楷間,活而不滯,力透紙背。“
快”字;左右相向的兩部份,有著呼應的關系,“夬”的右肩略微高聳,末筆右頓,調和了傾斜的姿勢。“雪”字也有類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傾斜,末壹橫畫收筆有向右下的筆勢,所以也調整了整個字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