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音樂劇貓中有壹首主題歌是

音樂劇貓中有壹首主題歌是

音樂劇《貓》中有壹首主題歌是《Memory》。

《Memory》是音樂劇《貓》中的壹首歌曲,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譜曲,歌詞由特雷弗·努恩根據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的壹首詩改編而來,最初由伊蓮·佩姬演唱於1981年。1982年,該曲獲得伊弗爾諾維羅獎“詞曲最佳歌曲”獎。

《Memory》是在音樂劇《貓》的首演排練陷於停頓時,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即興創作出來的壹首歌曲,不同於該劇的其他音樂都是先有詞、再有曲,該曲最初創作時既沒有歌詞也沒有主題。

英國詩人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的遺孀瓦萊利亞·艾略特在聽到《貓》的部分片段後,給韋伯提供了壹首被艾略特剔出詩集的作品,當時艾略特嫌它的調子太悲傷,不適合給孩子們,臨出版時做了刪節。

這首八行的小詩正是劇中角色“魅力貓”的形象來源,後來詞作家特雷弗·努恩從艾略特的詩歌裏找到靈感,為《Memory》填上了唱詞,該曲便通過“魅力貓”之口在劇中得以呈現。

歌曲鑒賞

《Memory》是整場音樂劇最為出彩的唱段,前後兩次出現的該曲令人百聽不厭。在進入“魅力貓”的回憶時,歌曲采用了壹種緩慢的節奏與哀傷的旋律,表達出“魅力貓”對如今的悔恨與對關懷的渴望。

而當最後壹次出現時,《Memory》則帶來和睦、溫馨和幸福的愉悅感,同樣的旋律經過兩次轉調後,力度層層推進,極富震撼力。也有人認為韋伯的改編背叛了艾略特原詩傳達的宿命感,而《Memory》僅僅是壹支詠嘆韶華易逝的口水歌。

作為《貓》中的靈魂人物,“魅力貓”的壹曲《Memory》讓人過耳難忘。短短壹首歌,完整地交代了“魅力貓”的壹生:年輕時的她風華絕代,因為不甘平庸,她離開貓族闖蕩世界,飽受挫折。

晚年歸來行囊空空,容顏不再,族群也不願接受這個流浪者,但壹曲《Memory》平息了所有貓對她的敵意,喚起了對她的深深同情和憐憫。最後,她由“領袖貓”送上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