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氓》,概括這首詩的主題,並說說是分哪幾層表現這個主題的。

閱讀《氓》,概括這首詩的主題,並說說是分哪幾層表現這個主題的。

詩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幃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這是壹首敘事詩。作者用第壹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詩歌講述的是少女為壹青年男子所追求,終於結成了夫妻,盡管她甘貧操勞,多年如壹日,然而色衰愛弛最後仍被丈夫休棄歸家的故事。 整首詩按故事情節發展可分為“戀愛”(第壹、二章)、“婚變”(第三、四、五章)、“決絕”(第六章)三個階段。 第壹、二章追述戀愛時的生活。當年他來求婚的時候,面帶敦厚,還玩了壹個可愛的小小的花招,表面上是抱著布匹來換絲,其實是找“我”商量婚事來的,可是來得匆忙,連媒人都沒找好,“我”送他渡過淇水壹直到頓丘,約好秋天再結良緣。此時的“我”是多麽纏綿而癡情啊!自此以後,“我”就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充分表現出“我”的純真和熱情,而“以我賄遷”則表現出“我”的善良和樸實。這時,愛情達到高潮,歡樂達到頂峰,但是,綜觀全詩,這也是女子不幸遭遇的起點。熱戀時的“我”有過太多的美好憧憬,有過太多的甜蜜苦樂。熱戀中男子的“怒”我“愆期”及玩弄的壹個小小花招,也為後面男子的變心設了壹個小小的伏筆。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後的生活。婚後的“我”,忍受多年貧苦的生活,辛勤地操持家務,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今日和明朝,自問“女行無偏斜”,只因容貌日漸衰老,便“仍譴歸家去”。氓,婚前婚後也形成鮮明的對比。從“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滿足的“至於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後的“士貳其行”,有力地表現了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負義的性格。“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這種長歌當哭般的呼號,既是“我”從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慘痛教訓,也是全詩主旨之所在,充分顯示出“我”對壹去不復返的以往情愛的深重痛惜與對負心人的強烈憤慨。 第五章中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我”被遣歸家時想象到回到家時的情景,期間包含著無盡的淒婉和哀怨。 本部分主要采用比興的手法。桑葉沃若與黃隕的對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兩人的愛情由盛而衰的象征,同是又隱喻“士”從“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 本部分的“興”兼有“比”的特點,這比單純的“興”或“比”更富於藝術魅力。 第六章延續上文“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哀嘆,再次憶起年少時壹起愉快玩耍、盡情說笑的情景,往昔的海誓山盟還歷歷在目,誰料想竟已形同陌路,既然如此,又何必苦苦追思。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充分表現出“我”的清醒和剛烈,自悔而不自傷,決絕而不留戀,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婦女被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